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清代词韵编订以归纳旧词用韵为主要方法,成果丰硕,但无与旧词用韵实际情况尽合者,其根本原因在于清代词韵与旧词用韵之间有着深层次的差异:一是二者诉求不同。旧词用韵追求合乐,选韵多以时音、方音为据,且演唱中“腔调”的特点弱化了字调的区别;而清代词韵编订基于制定统一规范的诉求,编韵更强调规则和韵部的系统性。二是依据不同。客观归纳旧词用韵,得基于穷尽性的旧词载体;而编订词韵,在旧词的使用上不可能做到穷尽。  相似文献   
2.
"日常叙事"主题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生活化取向,在将日常观念与个体价值立场及生命意识全面开启的同时,也让文学对现实的理解和感悟进一步贴近当下。但其中叙事与日常生活距离的消失、精神视野的萎缩及艺术创新的停滞也因此成为"日常叙事"难以摆脱的审美困境。从话语主题、叙事伦理及文本构建等角度来透视转型期作家认同与文学观念的互动和深刻变迁,对于提高文学审美品格、建立较为成熟的日常叙事伦理有着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日常叙事"在1980年代中后期的勃兴,使文学在与现实交流及对话层面贴近了大众的审美趣味,其中的日常性主题也因此成为小说叙事中的"新意识形态"。从物质消费、身体经验及性别视野等角度来解读曾被遮蔽的"日常生活"及自身"意义"在何种复杂的历史场域得以复活,并出现"价值"向度的转换,以此来把握转型期社会风尚与文学观念的互动和深刻变迁,对于提高文学审美品格、建立较为成熟的日常叙事伦理等均有不可忽视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黄了”一词义项的分析,根据相关性和相似性联想的思维逻辑,从词源学的角度追溯“黄了”的造词理据。本文认为,用“黄了”表示“荒了”是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作用下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宋诗话全编》元《郭思诗话》、《何文诗话》、《郑震诗话》、《郑起诗话》、《吴炯诗话》、《吴处厚诗话》、《范温诗话》等《解题》中的误漏作出了举正  相似文献   
6.
文学话语背后隐藏着复杂的"权力"关系。意识形态、文学场域与叙事潮流在当代中国各个时段都表现出微妙的制约与疏离形态,这种形态对文学话语或思潮的继起与退落发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20世纪50—70年代,自足的日常生活在当代文学批评与叙事话语中遭致批判、遮蔽和改写;20世纪90年代以后,作家对世俗体验有了更多的精神认同,由于长期以来的意识形态文学批评格局被打破,多样化和异质性的日常生活及其体验在部分期刊栏目的策划下汇成一股多重主题和叙事形态的日常叙事潮流。从社会转型与文化驱力角度来解读日常叙事的勃兴,对于把握这一写作潮流的同质性和内在差异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谢元淮提出“以曲歌词”,该尝试符合清人完善词体学系统的时代需求。吴中昆曲的兴盛,为其提供了条件和实践土壤;诗乐、词乐、曲乐的相承关系,则提供了理论支撑。此举在引起广泛关注的同时,也受到后世词学家的批评,是因其缺乏“尊体”思潮下的词乐的合法性。词乐系统消亡和清代“尊体”诉求之间的矛盾,是“以曲歌词”在理论层面最根本的困境。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黄了"一词义项的分析,根据相关性和相似性联想的思维逻辑,从词源学的角度追溯"黄了"的造词理据.本文认为,用"黄了"表示"荒了"是民俗文化及社会心理作用下的语言选择.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学的起源离不开祭悼巫术仪式及其心理实践,并由此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样式——祭悼文学,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祭悼作为一种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念参与到文学创作,不仅可以呈现出悲痛亡者与感慨生命的审美特征,形成"追思既往"与"寄语将来"的两种叙事维度,更能表现出一种实用价值与功能体现,以至于在传统祭悼文学场域中形成了重构乃至融合儒、释、道等诸多文化的多元载体,形成了鲜明的文学审美特征。而且,这一美学特征在晚清以来的近现代社会转型中又产生了新的嬗变,赋予了祭悼仪式、形式、主题价值、载体、文化意义等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0.
作为清代词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词韵编订的兴起源于清人复兴词学的诉求。清人复兴词学,首先着眼于词谱的编订,词韵编订不过是其附庸。随着词学研究的深入,词韵 编订的地位才日渐重要。到了清代中晚期,词韵编订达到鼎盛,成为清代词学研究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