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7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本文探讨近代中国价值迷失之缘起,作者针对思想界颇为流行的见解——将中国近代价值迷津、权威丧失归因于“五四”——进行了分析辩驳,指出不能从单纯的义理层面、而必须从社会心理层面、从社会史还原的层面加以追寻。文章分析了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的结构性特征及其解体的进程,指出价值原则与物质承当背离、近代社会的新陈代谢引起的心理层面的更新以及新价值观念的潜行,是近代中国信仰解体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2.
冯契先生基本上没有写过专门讨论西方哲学的论著,唯一的例外大概是他为笔者和另一位作者合著的《马克思恩格斯同时代的西方哲学》一书写的序言。然而,这并不等于他没有深入研究过西方哲学。冯先生多次谈到他跟金岳霖先生读休谟的《人类理解研究》和布拉德雷的《现象与实在》的情形;他后来的著作——不管是构造他自己体系的三卷《智慧说》,还是系统反思中国哲学传统的《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和《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都充分反映出作者在西方哲学方面的深刻造诣。当然,他研究西方哲学的最终目的不在于理解西方哲学本身,而在于把它当作与中国哲学进行比较的参照系、把它当作提出自己哲学观点的理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梳理、总结了科玄论战后中国学术界对科学和哲学形上学关系的几种典型见解及其理路:(1)以王星拱为代表的主张对科学加以综合统一而上升为哲学的进路;(2)以冯友兰为代表的极言哲学和科学在对象、目的、方法、功用等方面具有本质不同的截然二分的进路;(3)以熊十力为代表的认为玄学是体、科学是用、从玄学下开科学的进路;(4)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强调哲学和科学是双向积极互动的比较综合的进路。  相似文献   
4.
经济学与哲学有无关系?作为时代精神的集中表现的哲学对该时代经济思想有无影响?一个经济学派的经济理论是否蕴含着自己的哲学前提?这是一个颇有争议而又必需回答的问题.它不仅涉及思想史上的事实真相,而且涉及当今在这个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世界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时期.我们如何处理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我们在吸纳各种经济学说的时候是否需要考察它们的哲学前提?我们对经济现象的研究是否需要自觉地审察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本文不想时这一重大的理论问题作出系统的论述.仅仅试图对18世纪英国经验论哲学大师洛克的学说同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内在关系作一分析,以此作为一个案例,引出一些必要的结沦.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种传统文化,无论在《老子》、《庄子》等历史“文本”中.还是在与儒家伦理的相糅互补历程中.道家伦理对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产生、演变和发展,以及对土大夫阶层的生活方式和人格范式,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道家伦理虽具有非理性主义和虚无主义的倾向,但也存在有值得“扬弃”的合理成分.而正是在其“合理成分”中含有“古今共理”的东西,可以进行现代价值的再创造.因此.研究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与当代中国的伦理建设、也应对道家伦理予以足够的重视.道家伦理以”无为”原则为核心,展开为三个方面:“道常无为”和人性“素朴”的道德观、人性论;“轻物重生”、崇尚“精神自由”的人生哲理;“与时俱化”又“不与物迁”的人格范式和“柔弱谦下”、“功成身退”的为人之德和处世艺术.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后形而上学的哲学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哈贝马斯看来,程序性的合理性、情景化的合理性、生活实践的优先性等观念以及语言学、特别是语用学的转向,是导致西方传统形而上学解体的重要原因。文章系统论述了哈贝马斯独特的经过创造性转换的后形而上学哲学观:哲学应在“重构的科学”中提供观念、扮演替身、与科学建立联盟,以克服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及使哲学与科学分工的倾向;哲学应在促进日常生活与专门文化之间的沟通、克服各文化价值领域隔阂中起媒介作用;哲学应保持其以论证为主导特征的话语形式,从而守卫住自身理论思维的特色。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马克思学说本身的性质要求及学说的历史命运——“老年马克思、青年马克思、晚年马克思之争”等角度,阐发了科学理解马克思学说的必要性及其现实意义,强调了其前提是克服教条主义式的研究,论述了科学理解马克思学说的正确的方法论应是;歧义性与统一性的辩证统一;“真理是过程”和“真理的全面性”的辩证统一;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具体理论观点和方法论的辩证统一;“我们走近马克思”和“马克思走近我们”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坚持中发展和发展中坚持的辩证统一──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江丹林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在这个问题上,目前流行着形式不同的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对...  相似文献   
9.
在康德哲学中,我们发现他的分析论关注的是理性能力的常态,辩证论则是处理理性能力的误用;由于理性的误用造成了辩证法,辩证论就是对于误用形态的辩证法的讨论。这种讨论在康德哲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正是通过它康德得以肯定理性合理的超越使用,从而建立他的“伦理学新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0.
义利与理欲:传统价值的多重性杨国荣在传统价值体系中,义利关系始终是关注的重心之一。自先秦开始,儒、墨、法等便从不同方面对义与利作了各自的定位,而义利之辨几乎存在于中国文化的整个历史演进过程中。与义利之辨相联系的.是所谓理欲之辩,后者可以看作是前者的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