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人们视野日益开阔的当下,微媒体渐渐成为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和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之一,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就其外部来说,主要表现为对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的影响,对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影响;也给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带来了内在挑战,尤其表现为对教育主体权威性的挑战,对旧式教育途径的冲击等等。针对微媒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应从教育者、教育目标和爱国主义教育吸引力这三方面着手,使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更加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2.
3.
面对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的人类自由危机,马克思和阿伦特都主张以实践作为其走出困境的方案。但是,他们在劳动、自由以及实现自由的具体实践方式方面存在认知差异。阿伦特指出,马克思对劳动的推崇,是对前柏拉图政治经验以及柏拉图开创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反叛。深受古希腊政治影响的阿伦特,对马克思的劳动—自由观作出了误读。她认为,政治行动是实现人类自由的唯一方式,马克思对劳动的肯定是对政治以及人的自由否定。事实上,阿伦特既没有认识到马克思的劳动概念与自由之间存在的紧密关联,也没有察觉到资本主义制度下政治行动实现自由的非现实性。  相似文献   
4.
5.
1949-196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新型国家建构的关键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新型国家建构的题中应有之义,为新型国家建构提供思想基础。同时,农民教育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客观需要,党以农民教育的形式,用马克思主义规训和改造农民,实现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去推动化大众,才能将其改造成为新型国家建设的依靠力量,实现了新型国家建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农民教育相统一。由于中国国情的特殊性、中国农民的独特性,不仅在理论层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在实践层面开展对农民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结合农民实际和乡土文化,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和话语表达等方面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了农民对社会主义新型国家的认同。  相似文献   
6.
7.
习近平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思想以构建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目的,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以人为本为核心,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为关键,以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为实质内容,以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同发展为路径,几个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一座内涵丰富、体系完整的理论大厦,成为我国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最新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8.
右玉精神的形成、内涵和弘扬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特征,只有把握好右玉精神的时代性特征,把弘扬右玉精神与学习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结合起来,与实现"中国梦"结合起来,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结合起来,与山西省转型跨越发展的实际结合起来,右玉精神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持久坚持和不断发扬光大,才能在现实社会中发挥出更大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9.
创新扩散是产业集群技术升级和保持竞争优势的重要动力.基于复杂网络理论和创新扩散研究成果,在构建产业集群加权网络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基于邻居感染权重的扩散机制,提出了基于三阶段感染状态的SIR病毒传播改进模型,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了创新在产业集群网络中的扩散过程.仿真结果显示,节点强度对创新扩散具有重要影响,可调节参数k与创新扩散呈现正相关关系,产业集群创新扩散的爆发存在一个临界值.最后提出了政策启示,对相关研究具有一定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红色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领和精神鼓舞作用。对于当代各族人民具有极强的文化感召力,对于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先天性的优势。本文主要从物质、精神两个层面,研究红色文化在当代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更好发挥其积极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