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4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李彬 《南都学坛》2002,22(5):14-18
1921年白俄恩琴率军侵入外蒙古,从而引发国内直奉两系军阀一系列的矛盾斗争,使得当时的北洋政府坐失收复外蒙良机,最终导致外蒙从中国分裂出去,进而揭示出北洋军阀置国家疆土于不顾而忙于内争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近代留美学生既是中美教育交流的产物,也是学习与回报美国教育、有组织交流的主要动力与媒介。他们推动的交流在实践中虽有种种局限,但在双向、平等、立体的进行中仍不失灵活、深刻而日趋完整。  相似文献   
3.
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年利率不得超过 2 0 %的法令 ,但这一法令仅在个别地区有些微作用 ,总体来说始终处于“表达”层面 ,而无“实践”意义 ,乡村借贷在很大程度上仍受着传统惯行而非国家法律的支配 ,高利贷横行的格局一直未曾根本改变。也就是说 ,在离开高利贷农村社会经济就无法运转的历史条件下 ,仅靠一纸行政命令是不可能消灭高利贷的 ,在现代农村金融建立和健全以前 ,高利贷仍有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甚至与现代农村金融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4.
辜鸿铭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辜鸿铭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具有典型意义的文化保守主义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大陆学界对辜鸿铭的研究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无疑对深化近代文化保守主义乃至近代思想史的认识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这一时期的辜鸿铭研究状况进行了总结和述评。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大量史实,阐扬古代清官循吏的美德善政:清心寡欲,节俭朴素,拒贿不贪,廉明正直,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救灾赈贫,开发山区,振兴文教,移风易俗,抑制豪强,废除苛政等等。这些应属于优秀的民族精华,宝贵的历史遗产。对其广为宣传,使之发扬光大,将可以促进当前的廉政建设和端正领导干部的思想作风,以至有助于整个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世纪初,保定兴办了一系列军事学堂,其数量和规模几列全国之首,并产生了全国闻名的保定军官学校。探讨保定近代军事教育的特点及正确评述它的历史地位,对中国现代史和军事教育研究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义和团运动虽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但其反帝爱国精神是不容否定的.其反侵略爱国思想至少表现在反对外国教会势力的侵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国领土、主权和妄图瓜分中国,反对清政府妥协投降、不平等条约及烟毒泛滥,参与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等几个方面.应历史地、具体地看待义和团民扒铁道、砍电线杆等斗争方式,就此过分渲染团民的落后愚昧,从而得出否定的结论是不公允的.义和团民纷纷进城有军事、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多方面原因.义和团运动体现的朴素的爱国主义,其英勇斗争精神和浓厚的民族情感足令后人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讨粤匪檄》的产生有其深厚的特定社会文化基础,适应了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初期的发展规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檄文在指导湘军同太平天国文化论争中,作为理学经世派用以对付敌对阶级进行文化反击的精神武器,反映了社会转型时期文化发展的现状。檄文文化内涵的深刻实质在于理学经世派在其实学精神指引下,从维护传统到逸出传统,开展洋务自强运动,揭开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序幕,从而发展、维护了传统。  相似文献   
9.
一般都认为,在西汉削藩三部曲中,众建是一种比较温和的方案,推恩是一种最理想的方案,而直接削诸侯之地激化了中央与地方固有的矛盾,成为吴楚七国之乱的导火线,最为下策。本文认为,众建并未普遍实施,削藩效果非常有限;而推恩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武帝时的诸侯国与文、景时期的诸侯国已不可同日而语。在西汉削藩三部曲中,直接削地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十年改革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同时也付出了今后无力继续承受下去的巨大代价.诸如党政机关的腐败倾向、社会分配不公、通货膨胀以及农业萎缩、教育和基础科研危机、人口失控、资源破坏等问题,不能认为是无须任何人负责而且会在将来自行消失的暂时困难,甚至也不能归因为某些具体政策的一时失误.相反,它们具有相当的深刻性,是当前改革模式的必然结果.换言之,在对于改革模式进行选择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