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丛书文集   20篇
综合类   1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980年前后、1985年、1987年,这三个时段的女性荒诞小说颇引人注目.它们都是以对传统的拷问与对现代的呼唤而备受青睐的,而且一度成为80年代各小说潮流的代表作品.本文分析了这类女性小说形成的原因,并从主题指向、人物形象,美学形态、叙事结构、语言风格等方面阐释其文体特征,在此基础上肯定了它们对其后的女性小说文体建构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逻辑学是否真的能做到结合思维内容来研究思维形式,“符合客观实际”能否成为逻辑学问题真假对错的鉴别标准,逻辑学研究的究竟是抽象的、一般的思维形式,抑或是具体的、个别的思维形式三个方面,较为充分地再次论证了“O判断不能换位”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3.
从《郁离子》看刘基的治国方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基是明太祖朱元璋手下的重要谋臣,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郁离子》不仅是一部文学名著,而且也是一部蕴涵丰富的政治思想论著,从中可见作者全面系统的治国方略。其治国的基本思路是“对症下药”,为明王朝开具的总药方是“以大德勘大乱”,基本国策是“以德养民”、“以道任贤”,而关键在于吏治和人才。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生死观剖视赵治中生死问题,曾被人们称为“人世第一层障碍”,是任何人都无法回避的。对于这个问题,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的不同人会作出不同的抉择。一作为时代历史和现实生活反映的文学,生死观也成了它的一个深奥而永恒的主题。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对生死的态度...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最著名的教育家之一。他一生能有连续长达七十六年的时间直接从事、热情关注着语文教育,既教过小学、中学、大学,又编撰过如此浩繁的语文教材,发表和出版了完整系统的语文教育论著,还担任过全国教育机关的重要领导职务,有这样经历的人,据我们目前掌握到的资料,叶圣陶是古今中外第一人。吕叔湘于1980年8月18日撰文首次提出了“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这一全新的学习、研究命题。我们高兴地看到,叶圣陶于1949年8月负责拟定的《中学语文科课程标准》,竟然与国家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有许多惊人的相…  相似文献   
6.
封建礼教是酿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外在原因 ,而祥林嫂自身的性格、心理因素则是其悲剧命运的直接原因、内在原因。强烈的负罪感、巨大的恐惧感、严重的迷信思想、软弱的性格特征诱发了祥林嫂的人生惨剧。  相似文献   
7.
彭小明 《兰州学刊》2003,(4):184-186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字样式。学习对联 ,在古代是学生必不可少的功课 ,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 ,我们国家对对联的学习提倡还不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我们认为对联在现代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很必要 ,也很重要 ,并且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王继权先生在《对形式逻辑推理中规则的探讨》一文中,提出了“某些O判断能换位”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本文从形式逻辑只研究思维的形式而不研究具体的思维内容,只研究一般的思维形式结构而不研究个别的、具体的思维形式及形式逻辑在判别某一理论的真伪对错时有其自身特有的衡量标准等方面详细论述了“O判断不能换位”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9.
10.
赵树理小说的人文精神是受"五四"新文学精神的陶冶和解放区民主政治的影响,以及对农民兄弟赤诚的爱意而形成的.它的内涵是热情塑造农村新人形象,大力为党的优秀干部立传,展现新时代农村的生活,抨击封建残余势力与封建腐朽思想.它的意义是使人觉醒,获取人的价值与尊严,使人为之有了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