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27篇
理论方法论   14篇
综合类   73篇
社会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老子》中“道”有多种含义,本文以第二十五章为中心,围绕“字之曰道”来探究这里的 “道”概念的具体涵义。此章对“道”的描述涉及了物质、时间、空间、运动、规律五个方面的特性,基于这五方面的描述而“字之曰道”,表明了此“道”乃是标识物质、时间、空间、运动、规律互相统一不可分割的宇宙整体的概念。借助于此概念所表达的宇宙整全原理,本质上是世界一元性与世界多样性相互统一的辩证世界观。  相似文献   
2.
空间问题是指人类改造和建构空间的活动及其结果对人类生活所具有的影响和意义。空间问题的当代凸显及其发展使传统社会理论研究遭遇重大挑战,给当代社会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理解和把握空间的社会性构成了空间维度的社会理论创新的认识论前提。空间维度的社会理论创新表现为历史与逻辑双重建构的过程,既是观念内容的创新过程又是理论形式的创新过程。当代社会理论创新的一个重要结果和表现就是城市哲学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4.
人类主义的"科学论"以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为出发点,走向了方法论上的两种人类主义——逻辑经验论的方法论不对称性原则与社会建构论的方法论"对称"性原则,二者两极相通,陷入反映论意义上的表象主义困境。科学实践哲学中的本体论对称性原则消除了自然与社会的截然二分,在方法论上实现了自然与社会的对称,由此走向了实践建构意义上的生成论,它使科学论不仅摆脱了表象主义的困境,而且还展现出一种新的科学观——生成本体论。  相似文献   
5.
唯物史观创立以来,给哲学甚至整个社会科学带来了一场革命,一直吸引着思想家们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西马”早期代表人物能科学地理解唯物史观,甚至能对经典理论进行有益的创新和补充,后期代表人物与唯物史观越走越远。“后马”对唯物史观的态度主要是消解与颠覆,其理论“创新”也基本上与唯物史观相背离。我们必须用坚持和发展的态度、严谨科学的态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范式。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也应该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加以革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研究,多以为墨学之所以在晚清得以复兴,是因为中国社会已发展到了迫切需要知识理性与科学技术的时代,中国人迫切需要知识理性启蒙。但通过对辛亥革命前几年公开发表的崇墨学论著的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在辛亥革命前几年间已兴起了一定程度的"崇墨学"之思潮,而此思潮的兴起,就目的讲,本不为学术计,即不是从知识理性启蒙的意义上倡言墨学如何有开心智之作用,而是为政治计,即从"救亡图存"的意义上倡言墨学如何具有保国保族保种的现实意义与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振中 《北方论丛》2016,(1):126-130
帕菲特的道德哲学是在规范并分析“理由”和“合理性”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其理论“大厦”是在“理由”和“合理性”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帕菲特认为,人是宇宙唯一的能够回应理由的理性存在。我们应该接受某些基于价值的、客观的理论,行为的理由从那些给予我们理由去拥有欲望或目标的事实中获取力量。实践合理性与认识论的合理性的关键区分,在于对实践理由的自发回应和对认识论的理由的非自发回应。  相似文献   
8.
唯识古学与唯识今学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一能变与三能变不同,也就是一种七现与八识现行的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识变过程中,就产生了唯识古学识变的两重能所关系与唯识今学的三重能所关系的识变发生模式的不同,也进一步影响到了古学与今学对遍计所执性和依他起性的不同诠释。  相似文献   
9.
空间生产、发展伦理与当代社会理论的基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视阈是理论的主体性内核,是主体考察、研究对象的角度、层次、基点、线索、方法,往往凝结并表现为一个理论的核心范畴;视阈转换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内容和根本表现,在一定意义上,视阈转换也就是范式转换,这种转换的意义正如库恩所揭示的:"范式一改变,这世界本身也随之改变了."[1]从视阈与时代的关系看,时代主题的转换决定研究视阈、理论范式的迁移;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具有新的主题,从而需要新的理论、新的视阈、新的方法;把握当代复杂社会,尤其需要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视阈.  相似文献   
10.
邹建锋 《船山学刊》2009,(1):145-147
通过对康斋和白沙在学习方法、日用工夫、生活态度和感情的纽带四个方面的学术比较。笔者认为陈白沙不是吴康斋“别派”。而是重要的嫡传一派,是康斋学南传的主要一支。康斋与白沙有直接地学承关系,居于白沙与阳明的先驱地位,是明学的启明者与前驱。明代理学由白沙开始,进入“精微”的心学时代.吴康斋则是明代理学的开山人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