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58篇
社会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西社会科学》2019,(5):128-136
晚清以降,西学东渐,西书翻译受到普遍重视,涌现出严复、林纾、梁启超、包天笑等影响后世的翻译大家。由于救亡和启蒙的时代诉求,晚清西书翻译具有明显的社会功利性;另外,晚清知识分子怀有对传统文化的自信和优越感,即便有过域外留学背景的翻译家,也未能完全涤除传统文化的潜在影响,因此,在翻译文献的选择和译文风格上,受到中国传统制度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民族审美文化的过滤和规约,译文具有明显的文化趋同性,进而影响到译文的客观性、真实性、艺术性等。  相似文献   
2.
悼亡诗,中国古代一般指丈夫追悼亡妻之诗,而广义之悼亡诗,则指对亡故亲人或朋友表达追悼、哀思之作。朱熹人生经历丰富坎坷,交友交游甚为广泛,故其诗歌创作之中亦多悼亡之作。朱熹悼亡诗创作情感蕴含丰富,不仅体现为对悼亡之悲、亦有感时伤事的情感体现、吾道益穷的深沉感慨。其悼亡诗的创作不仅有着一定的史实价值,亦具有颇高的艺术成就。对朱熹悼亡诗的研究,对于还原朱熹的人生经历细节、窥探其思想交流承受皆有一定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原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既定事实。以《淮南子·原道训》、刘勰《文心雕龙·原道》、韩愈《原道》、章学诚《文史通义·原道》四篇为主而联系思想史探讨古人的原道观,考察这种体用思辨影响中国文论的生成,在系统建构上存在着体用本末的思辨执着,在具体的言说方式上体现为以言求意的本体论旨归、以物证道的体悟式批评、始琢终朴的相悖性达成三方面的特征。结合《原道》作品的存在形态可以观察到中国文论的“潜体系”特征:在理论上体用兼顾保证上下圆融无滞,在操作层面上则警戒于坐论玄虚遂使以用为主,这联系于文论在理论和实践上不可分离;在本体论范畴、体用性范畴、功用性范畴三者间总呈现出以用为主、以体统用的表达特征;在具体的论述方式上则呈现为用归于体、预期于与智者对话而求得“秘响旁通”的言说机制。  相似文献   
4.
5.
6.
何其芳作为年轻的京派文人,在其创作的文学道路上有一段可以称为"京派时期"的创作期,时间从1931年秋至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这一时期是何其芳多元创作期,诗歌、散文、小说、戏剧都有涉猎,艺术特征总体体现唯美主义,思想上把京派追求艺术独立的精神发挥到极致.但在他"京派时期"的后期,思想与创作随着人生路径的曲折与外部境遇的变化在不断嬗变,从极端追求唯美主义向现实主义渐变.通过对何其芳这一时期创作的研究,可以进一步理清他走向延安革命前的思想与文学追求,有助于研究其整个文学道路,对探讨现代典型作家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被收录在高中语文教材人教版必修第5册,其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作为人格具有极大可塑性的中学生而言,他们对陶渊明的榜样式的模仿会不会也埋下"归隐"的种子,在今后社会的强烈竞争中生根发芽并且消极的看待生活和工作?答案是肯定的。当今社会许多80后就选择了"归隐",或行为上的归隐,或精神上的归隐,这与时代的发展相矛盾。为避免这一现象的扩大化,在学校的教学中应从教师的引导入手,让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此文时辩证的看待此文的价值,明确的意识到"归隐"的当代价值,树立积极进取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8.
唐前器乐赋中,《长笛赋》作者、《角赋》作者谷俭的朝代、江淹《横吹赋》的吟咏主题以及傅毅、蔡邕"琴赋"的篇名存在争议。经考辩,《长笛赋》"赋序"作者当属伏滔,残句部分应存疑;《角赋》作者谷俭为晋人,不处唐世;江淹《横吹赋》所咏乃"横吹笛",非"横吹曲";傅毅赋作应称《琴赋》,又或为二篇;蔡邕赋作应称《琴赋》,其《弹琴赋》一名似由明人所误。  相似文献   
9.
20世纪30年代由苏联掀起的国际左翼文学思潮席卷了英、法、德、日、美、中等国。围绕着"什么是无产阶级文学"的核心问题,各国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相互之间也有所借鉴。然而基于不同的社会状况、文化情境,这种交流和对话势必带有某种想象与误读的成分。中美左翼文学之间的差异就十分明显,从兴起缘由到艺术观念都包含着大量的异质性因素,呈现出世界左翼文学难能可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七言体起于七言句式的确定,骚语由于缺乏七言句式的限定不能指为七言体之起。七言起于汉代谣谚、镜铭、歌诀,亦有文人偶作并赋体七言系辞,但汉乐府五言蔚为正宗,并以文人拟乐府居于雅正,而七言俗制罕作。然七言魏晋不兴,非在句句平韵导致意脉不相连属、不堪叙述抒情,而主要在于俗制不入、句长为难。及南朝宋鲍照七言隔句押韵新造其体,开启南朝七言之盛,与五言同时接受声律规范,卒成七言律体,但命意、造语犹仍南朝乐府七言,表现为早期七律的重要特点,这是因为七言新体形成既晚,不及五言经由自汉以来文人拟乐府的长久积累形成文人创制的精工锻炼。在七言律体的形成过程中,声律和联对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