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27篇
民族学   28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5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231篇
社会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钱穆史学思想有几个特点:一是学术研究的创新性,主要表现在中国传统政治非专制论、中国传统社会非封建论、“史心“论、“古史层累地遗失“论。二是“以天下为己任,经国济世“的精神。三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史观“、“生命史观“、“变化史观“、通史观念等理论。  相似文献   
3.
囿于史料和研究视角所限,从世界史视角对回鹘的分析研究尚不充分。吴于廑先生的"世界历史上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三次大冲击理论"对考察回鹘的历史作用颇有启发。一是回鹘与其他游牧或农耕民族的商贸和朝贡活动具有世界性影响;二是回鹘装饰风格或母题具有世界性的多种渊源;三是回鹘十二兽历法对伊斯兰历史学家产生重要影响;四是回鹘对丝绸之路的贡献也具有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传统和当代说法认为褒姒之于西周灭亡不是罪魁元凶,就是替罪羔羊。从传世文献和考古文字材料入手,分析西周王后在宫廷中的政治地位和活动,发现以王后为代表的西周贵族妇女在政治上、家族内部也具有较高的地位;并结合诗经等文献分析西周末年的社会情况,探究西周末期周王室与姜氏、东方贵族封国集团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认为褒姒不仅是周幽王的宠姬,更是其政治盟友和斗争工具,她积极参与了幽王派系与申侯势力集团的斗争,并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相似文献   
5.
虽然第三代陕西作家们在小说的写作风格、创作主题等方面都各有特色,但在他们的作品中却可寻到一个共同的脉络,那就是独特的语言魅力.其中深具口语化色彩的叠音字的运用、各种带有地域特色的名词、动词的运用以及形象的民间熟语的运用等,都令其作品达到了方言、地域文化和修辞间的和谐统一,从而呈现出独特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泾原节度使的设置是唐中期社会政治环境、唐中央政府军事战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唐一代,至少有44人或45人曾担任泾原节度使,而非以往学者统计的41人。泾原镇历任节度使在位期间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泾原地区发展的措施,不仅抵御了吐蕃对这一地区的进犯,更有效地促进了泾原地区的发展,基本达到了唐中央政府拱卫京师、防御吐蕃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马建华 《兰州学刊》2012,(8):203-205
在鸦片战争后到戊戌维新运动前的半个世纪中,少数中国士人在注意到西方物质文明发达的同时,已开始关注西方在政治制度层面的良法美意。起初,魏源等人主要进行客观的介绍。而早期维新派则对中西双方在政治制度方面优劣进行一定的对比,有的还提出师法西政的愿望。尽管他们对西方政情的理解和介绍只是局限于对若干政治机构和政治形式的粗浅勾画,然从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长时段看,早期中国士人对西方政治的介绍和解读对后来的探索者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8.
隋唐时期,相术在社会生活中异常繁盛,成为当时最为流行的术数。隋唐相者来自各个阶层,有着不同社会背景,大致可分成职业相者和业余相者两类,他们所用相法大都以形貌、骨法为主。相术深深植根于隋唐社会的肥沃土壤,广泛应用传统的阴阳五行观念,对当时政治人物的选拔任命或谋夺政权产生了深刻又广泛的影响。阴阳五行是传统文化中朴素的唯物观和方法论,也是构建隋唐相术文化的理论内核之一。隋唐相术既蕴含有一定的科学合理内核,然亦不乏封建糟粕,唯有厘清其精华与糟粕,方能真正揭开阴阳五行和隋唐相术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儿童教育是公众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博物馆的发展,其儿童教育的形式愈发多样。通过对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的分类研究,对比西安地区博物馆现状,能对其优势与不足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琼州学院学报》2017,(3):98-102
弥勒信仰包括对于往生兜率天和人间净土的向往。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弥勒信仰大为传播。由于信仰观念的逐渐本土化,弥勒信仰开始被用作斗争的工具,其中隋大业六年建国门起事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以弥勒下生为号召发起的事件。对于此次事件的发生地点,学术界有不同看法,但分析隋唐的时代背景和洛阳城变迁,可以确定事件发生地为洛阳外郭城的建国门。这一事件中弥勒信众着装、组织情况等有一定的时代普遍性,以致唐代发布专门诏令予以取缔。而南北朝以来的佛教末法思想和隋炀帝大业五年融并僧人、佛寺之举,可能是这一事件的重要起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