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民族学   7篇
丛书文集   118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168篇
社会学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存的资料中,有朱筠写给毕沅的书札四封,两封收录在上海图书馆所藏的《笥河文稿》中,另一封收录在潘承厚所辑的《明清藏书家尺牍》中,还有一封收录在台北国立中央图书馆中.通过对四封书札的考释,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朱筠与毕沅之关系,以及朱筠与其他友人及门人如王昶、陈宋赋、庄炘、钱坫、钱陈群、黄仲则等人之交游情况,亦可以进一步了解朱筠作为乾嘉学派的领军人物为提携后进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3.
武帝时期是汉代进行礼乐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将“政治与美”加以联系并进行明确理论表述的开端.在“大汉继周”观念的统驭下,士人阶层积极复兴周代礼乐.尽管这种复兴带有“想象性”成分,但客观上却为文化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美政”理论的成熟提供了现实土壤.董仲舒是“美政”观念的主要建构者,在其理论体系中,天地秩序、道德良善、感官愉悦成了风俗美、政治美的应有之义.同时,以“同类相动”为思维指导,天地、道德、感官构成了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使“美政”观念具备了理论的周延性.  相似文献   
4.
5.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是中国文化在轴心时代开创的两个重要文化基点.在中国文化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两种文化构成了士人进退出处、塑造自我人格的重要参照.从人格塑造的导向来看,以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倡导自然人格,而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则崇尚社会人格.对现代社会而言,二者仍是构建理想人格不可或缺的文化参照系.  相似文献   
6.
7.
韩伟 《北方论丛》2020,(2):61-68
魏晋既是中国思想史变革最为剧烈的时段,也是传统礼乐观念的重要调试期。玄学作为礼乐变革的背景,它很好地应对了轴心时代以来儒、道两家在言与意、有与无等问题上的分歧,并进行了哲学性弥合。玄学家对"有"的肯定,为儒家礼乐(广义)信仰的延续、"礼乐"(狭义)内涵的升华提供了空间。就前者而言,尽管何晏、王弼、郭象等人思想有所差异,但都表现出对"礼乐形态"的肯定;就后者而言,玄学家通过以自然内涵置换道德内涵的方式,赋予狭义"礼乐"新意,使其获得了本体论和价值论的合法性,并实现了与时代雅乐建设实践的互通。  相似文献   
8.
韩国李奎报《白云居士传》与王绩《五斗先生传》受到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影响,均以"号"名篇,取横舍纵;隐去姓氏,模糊时代;叙述语言相近,内涵精神相承。二文亦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五斗先生传》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比《白云居士传》更为丰满、鲜明;行文结构的安排上,二文也显出差异。  相似文献   
9.
10.
朱筠门人和友人给其所写的传状,是了解朱筠一生事迹的重要史料,通过对这些传状史料来源的梳证,可以明晰各传状之间的史料关系;通过对朱筠传状史料的类型及使用方式的分析,可以明晰朱筠传状中直接史料和间接史料的使用情况;通过对朱筠传状史源学价值的探析,可以明晰朱筠传状在辨析版本源流、判断史料出入、考证校勘错误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