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82篇 |
完全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丛书文集 | 1494篇 |
出版年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12篇 |
2015年 | 55篇 |
2014年 | 106篇 |
2013年 | 91篇 |
2012年 | 116篇 |
2011年 | 107篇 |
2010年 | 97篇 |
2009年 | 89篇 |
2008年 | 125篇 |
2007年 | 92篇 |
2006年 | 91篇 |
2005年 | 97篇 |
2004年 | 87篇 |
2003年 | 88篇 |
2002年 | 66篇 |
2001年 | 66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16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独生子女研究: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20多年来 ,中国关于独生子女的研究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 ,在十个主要的问题上得出了一系列结论。但目前的研究在学科视野、研究角度、对象、理论、方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在新世纪中 ,独生子女研究应重视和加强对青年独生子女的社会适应性、独生子女的婚姻与家庭、独生子女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等宏观性、潜在性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及其社会和经济后果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球人口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人口老龄化具有速度快、时间短、老龄人口绝对数量庞大等特点,并呈现出发展的阶段不均衡性、区域不平衡性、超前性、国际性与特殊性等特征.由此也引发了劳动年龄人口老化、家庭结构小型化和养老模式社会化、社会结构和文化氛固变化、社会活力受到影响等社会后果;以及储蓄与投资水平降低、社会与家庭再分配向老年人倾斜、生产设备闲置、消费结构老年化,社会经济负担加重等经济后果.总的来看,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喜忧参半,先喜后忧,忧大于喜,但只要我们能抓住前20多年的有利时机,从经济、文化、社会、政策等各方面做好准备,就能将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限度.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口迁移的规模测算与强度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口迁移是人口流动性和社会活跃度的主要标志 ,但现有的户籍迁移统计和人口普查所获得的迁移数据与中国人口迁移的实际水平有较明显的差距。在建立漏报率估算的计量经济与线性拟合模型的基础上所取得的 1 95 0年代以来中国人口年度迁移规模和迁移强度的时间系列数据显示 ,中国人口迁移强度有两个主要特征 :一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低流动性特征 ,这一特征与抑制城市化的政策同步形成 ,与社会主义国家的低度流动性趋势有相似之处 ;二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口的活跃程度迅速提高 ,实际迁移强度已经达到 5 0年来的高点 ,正在接近发达国家 1 980年代初的低端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国流动人口社会行为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作者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从流出地、流入地、区域综合、介质、个体等因素角度,探讨了流动人口产生的社会驱动力;并分析了流动人口迁徙、职业、消费、生育、越轨与犯罪等行为类型的特点和存在问题;最后讨论了目前流动人口社会管理的核心问题以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相似文献
5.
公共政策视角下的中国人口老龄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人口老龄化将成为人类社会的常态,它所带来的挑战更多地源于老化的人口年龄结构与现有社会经济体制之间的不协调所产生的矛盾,这使公共政策调节成为必须。仅仅调节人口政策、仅仅调节针对老年人的政策或某一部门的政策都不足以全面应对人口老龄化,而应当以社会整合和长期发展的视角来重构当前的公共政策体系。在重构过程中,不仅要统筹人口系统与其他社会系统的关系,而且要统筹短期目标与中长期战略的联系。因此,应建立一个权威的常态统筹机构,并结合中国的国情,重新定位老年人的社会角色、解决老年人养老的现实问题、支持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宋宝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4)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养老资源供给人口的持续减少,如何赡养老年人已成为极具挑战性的现实问题。老年人的养老意愿,应该成为选择和确定社会养老制度的重要依据。全国城乡老年人口调查数据显示,老年人口的家庭关系和家庭地位受教育水平、身体状况、居住地域以及职业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人口特征、社会地位和家庭情况等变量影响着老年人口在共同生活模式、独自生活模式和福利院模式之间进行选择。因此,通过对中国城乡老年人口养老意愿的社会学分析,可以揭示养老模式的发展变化规律,总结养老意愿在社会养老制度设计中的重要地位,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此类问题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女性劳动力供给特点与教育投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的教育政策高度重视对妇女的教育 ,但妇女获得的受教育机会仍然少于男性。男女劳动力供给特点的不同、教育投资中的性别歧视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由国家和社会提供财力物力的支持 ,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进行补贴 ,为妇女受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 ,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试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2000年人口普查等数据,对现行生育政策不变与二孩晚育“软着陆”等不同政策方案下未来80年中国城乡人口、老人与独居老人比例、劳动力资源、退休金缺口率、女性婚龄人口短缺等进行了模拟预测与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孩晚育软着陆方案人口总数在2038年达到14.8亿峰值后平缓下降,其在今后80年老人与独居老人比例、老年抚养比、劳动力资源、退休金缺口率、避免出生性别比长期偏高等方面均优于现行生育政策不变方案。 相似文献
9.
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我国城市化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和地区现代化内容组成部分 ,城市化水平标志着现代化发展程度。因此 ,农村人口城镇化、城市化是中外学者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 ,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城市化不仅具有理论意义 ,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可为我国城市化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研究综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已有的文献资料,从贫困人口医疗救助的理论、救助制度的规范化和运行效果,以及医疗救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等方面,对已有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和分析评述,以期对我国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的进一步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