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5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寿夭不贰而死生贞,学诲不倦而仁智定. 出处:《周易外传》卷七,中华书局版. 赏析:这是王夫之论修身立命的一句名言,说明一个人只要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客观规律并按客观规律孜孜以行,就能够获致一种屹立于天地之间的定力并成就纯熟的道德品质.孟子说:“天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夭寿指生命时间的短长,一般把没达到一定的年龄而逝世称之为“天”,而把长命或活得岁数大称之为“寿”.“不贰”,即不疑惑,诚如朱子所说“知天之至,修身以俟死,则事天以终身也.”  相似文献   
2.
在语体风格研究中,长久以来一些理论上和事实上纠缠不清的问题,常常出于对一些基本概念认识上的混乱所致,对文体、语体、语域和风格的仁智之识,就是语体风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因此对其核心概念文体、语体、语域和风格的诠释与分辨,不仅是学科理论体系建设的诉求,也是语言运用实际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人能否获得自由?如何才能自由?自由的人格(理想人格)怎样才能培养起来?此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一直争论不休。先秦儒家也有一套改造人、培养人的理论———“内圣外王”之道。他们心中的理想人格就是成为尧舜那样的圣人,圣人成为统治者,就能施行王道,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正确认识这一问题在今天也不无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徐复观新儒家政治哲学的建构有其独特的思路和特点,其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其建立途径首先是由“归仁”建立起政治主体,经过“转仁成智”的客观化过程实现“仁智双成”。“仁智双成”说作为他接引儒家文化与民主政治的理论来源,有其思想的合理性,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性疏释的典型范例,但同时也有一定局限。  相似文献   
5.
孔子的智德观及其现代意义杜振吉智德观即关于智慧(知识)的道德意义,或智慧(知识)与道德二者关系问题的基本看法和观点。在中国思想史上,最早把“智”作为一种道德规范和道德品质,并对智德加。倡导和强调的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从道德的内容和结构来看,可以把...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关于"山水鸟鱼之乐"的观点,是一种与自然同乐的思想,具有深刻的美学内涵。其中包含三个主要层面:自然美与人伦美相得益彰的仁智之乐,以爱物之心与生物平等相处的友于之乐,体现生命个体与环境的最佳关系的适性之乐。在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当今,反思这种与自然同乐的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但要说"礼"是什么,可就是仁智互见,莫衷一是了。相对于学者们繁锁的考究,"礼"对于务实的温州人来说,就简单多了,礼就是关系,送礼就是拉关系。这不,2010年春节来到了,你看那温州人拎着大包揣着小卡在街上奔走,晃荡着去上级领导家,晃荡着去有业务来往的客户家,还要晃荡着去"熟人社会"这张网里所需要的种种人脉关系网的家,网"织"得有多大,所送的  相似文献   
8.
9.
丘生 《中华魂》2014,(1):32-33
正落笔写下"重建"二字,心头不免显得有些沉重。众所周知,我国曾是一个文明古国,孔孟的"礼义仁智信"长期以来是中华子孙的信仰,史上甚至出现过"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良好民风,即使在上个世纪60年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雷锋精神还风靡祖国大地,人们深为"解放区的天是晴朗的天"而自豪。时至今日,竟然世风日下,道德沦丧,许多同胞为此感慨、困惑和纠结。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精神是图书馆的灵魂和精髓,它承栽着几代图书馆学人的追求和梦想.本文从追寻其百年足迹,聆听百家之教诲入笔,在继承先辈遗产,结合同仁智慧的基础上,试图深入认识其内涵,充分发掘其作用,着力弘扬光大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