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0篇
  免费   28篇
管理学   54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00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242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463篇
社会学   53篇
统计学   12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6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5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星堆六个新发现的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引发的最大关注,仍然是三星堆文明的来源及其与域外文明的关系问题。从更大的时空范围内来比较三星堆文明与世界古文明之间的异同,可以观察到高大的青铜立人像所表达的"偶像崇拜"观念,青铜、黄金艺术融为一体的文化风貌,用"权杖"表达权力、威仪、崇信的权势象征意义,"万年之长"的古史传世神话系统等在精神世界、艺术观念与表现形态上的特性,表明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不仅产生了具有以中原殷周青铜器、玉器、甲骨文等为代表的一整套规制严格、体系完整的青铜礼器及其所反映的社会价值观、等级秩序和国家权力象征,同时还产生了以三星堆文明为代表的具有世界对话能力的造型艺术、偶像传统和权力象征系统,体现出其最大的价值是在东西方上古青铜文明之间展开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相似文献   
2.
吐鲁番文献是发现于高昌故城与交河故城这两大城市遗存和吐峪沟、柏孜克里克、胜金口、木头沟这些寺院遗址(千佛洞)等广泛分布的遗迹,与几乎全部出自莫高窟的一个洞窟(藏经洞)的敦煌遗书显然不同。因而只要存在详细的报告或现存写本中有发掘地点的相关记载,想要追踪了解各国探险队具体是在何时何地发现何种物品虽然并非不可能,却也需要极其繁杂的作业。本文就19世纪末以来俄国、德国、日本在吐鲁番的探险及其所获物品的现状进行很简单的粗线条描述,兼供备忘之用。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藏文典籍收藏机构。论文从历史角度出发,对18世纪初到20世纪50年代末该所藏文典籍库的兴起、形成和发展进行梳理,纠正了以往有关俄国首批藏文文献出现时间的错误认识;对该研究所以藏文典籍收藏为基础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藏学典籍收藏、整理、研究体系进行了阐述,强调其为世界藏学研究做出的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4.
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将对山西北朝佛教遗迹和民族融合资料开展系统的考古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术界既有研究成果,充分发挥北京大学和山西大学的学科优势,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共同申报重大科研项目,组织高水平学术交流,推动相关学科建设,打造国内顶尖、国际领先的"云冈学"学术高地。"云冈学"主要包括佛教考古、民族交融与中外文化交流、平城考古、文化遗产保护四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6.
墨的历史     
林猛 《山西老年》2020,(3):49-49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缺一不可。与文房四宝其他三位不同的是,墨的历史,是墨在变化中慢慢适应人的过程。纸的发明促墨锭产生考古发现最早的人工墨,出土自1975年发掘的湖北云梦睡虎地秦代墓葬,是一块圆柱形松烟墨块,直径约2.1厘米,墨色纯黑。  相似文献   
7.
同姓不婚是周代婚姻习俗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周代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异姓姻在《诗经》等文献和周代的夫妻合葬墓以及出土的铜器铭文中都有所反映。同姓不婚的意义一是促进优生,一是具有政治意义的联姻。同姓不婚,娶于异姓,逐渐形成了同姓为兄弟、异姓为甥舅的族群形态。重人伦是周人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加强思想统治的一项有力措施,被作为提倡同姓不婚的一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8.
汉昭帝平陵2号从葬坑发现驴骨,不排除驴作为帝后宠物的可能。这是最早的数量集中的驴进入中原社会生活的实体证据。大约战国时期,驴被中原人看作"奇畜",文献记录与考古发现可见片段迹象。关于"驴"的知识,汉初已在社会初步普及,然而"驴"的大量引入,应当是在汉武帝时代。汉简资料也可以提供西域人进献"驴"的相关信息。正是在此之后,驴逐步为中原人利用、养殖、繁育,成为北方应用十分普遍的畜种。《后汉书》屡见"乘驴车""驾驴车""驴车转运"的记载。《三国志》"诸葛子瑜之驴"的故事,则说明驴已经进入江南地方。平陵驴骨骼的发现,为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动物考古的实证。驴作为交通动力自西北引入,也是交通史研究者应当关注的史实。  相似文献   
9.
吐蕃王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艺术的各种表现形式也通过不同的途径和渠道传入吐蕃,并对后来的西藏佛教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总体而论,吐蕃时期的佛教艺术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主要来自受到印度、汉地、中亚三方面的影响,最终形成吐蕃自身的佛教艺术风格与特色。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汉地佛教艺术的影响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也遗留下来一些弥足珍贵的文物考古遗存。本文通过对西藏地区现存吐蕃王朝时期(公元7-9世纪)佛寺遗存的考察,对其中来自汉地文化影响的因素加以梳理,并对四川地区可能存在的影响也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0.
根据当前冶金工程行业的形式,阐明了冶金原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从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精品课建设三个方面探讨了冶金原理课程改革的方向和方法。在冶金原理课程改革中,要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做到精讲多练,加强实践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活跃课堂教学,充分产学研在精品课建设中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可持续性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