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60篇
劳动科学   125篇
民族学   8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53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3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唐钧 《社区》2005,(17):25-25
在一些“资源枯竭型”城市,政府变着法子鼓励“劳务输出”。据报道,东北某地的特殊政策是,劳务输出1人,基层即可得150元,街道和社区四六分成。然而,有人举报:有的基层干部和社区干部,钻起了这项奖励政策的空子,居然虚报名单。经记者实地调查核实,举报者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就这样,一项本意是鼓励就业的优惠政策,未能落实到政策对象的身上,反倒成了导致权力腐败的温床。这个新闻事件,可能可以导出一个较为普遍的规律。这就是:有些有着良好初衷的政策动机,因为政策本身设计不当,其效果反倒会走向反面。政策目标指向的弱势群体未能得益,好处最…  相似文献   
2.
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保障就业位置的增加 ,使就业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同步 ,这是我国目前经济工作面临的重要问题。为此 ,作者提出了增加就业位置和就业机会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劳务输出是改革开放后西海固人维持生计的重要手段。由于自身素质原因,西海固回族的劳务输出去向以周边城乡为主,劳务输出种类以重体力劳动为主,收入有限。劳务输出人员的增多给西海固回族社会带来了较大变化,尤其表现在转变传统观念方面。  相似文献   
4.
我省是劳务输出大省,去年全省向非农产业累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1490万人,其中各级就业服务机构直接组织输出260万人,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为输入地和我省城镇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及社会的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6.
长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进步和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农村.已经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这种新形势下。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增加农民收入。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步伐,拓宽农民就业领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为此,我们到有关镇、村和县直有关部门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宴平 《四川省情》2004,(6):41-43
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如果说,18年前的连续几个“一号文件”,使几乎凋敝的农村走向了初步繁荣,那么,今天的“一号文件”,则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历史新跨越的又一次政策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党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如何贯彻和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四川省委、省政府及各市、州、县委、政府都提出了新的措  相似文献   
8.
舒兰市的小城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经过几年来的发展,现在小城镇劳动输出总人数已达7688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9.8%,其中赴俄罗斯、韩国等境外输出人数达2607人,劳务经济年创收达1.6亿元。劳务经济已经成为这个镇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近几年,在政府指导下,开展了返乡创业年活动。小城镇党  相似文献   
9.
十六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去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再就业会议上也曾指出:"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国家的长治久安,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下岗职工长期以来为企业贡献了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在企业改革、减员增效中下了岗,以实际行动参与和支持了改革.  相似文献   
10.
<正>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产业军之一,劳务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特别是劳务输出地逐步形成共识,将劳务产业作为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进行全面经营。四川作为人口大省,必须针对当前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不断发展壮大劳务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