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4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70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7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54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218篇
社会学   33篇
统计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区域性公共产品概念是对国际公共产品概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全球性大国和地区性主导大国为本地区提供的国际性安排、制度和机制,对本地区的权力主导、结构稳定和地区合作产生重大影响。伴随着国力持续增长,中国开始从双边、多边安全合作转变为主动参与区域和次区域安全合作,调适安全合作机制和创构安全公共产品,将提供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作为未来稳固周边安全的重要机制。典型实践便是在2011年湄公河“10·5”惨案之后,中国迅速联合老挝、缅甸、泰国构建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四国执法部门在湄公河开展联合巡航执法,共同防范、打击和制止湄公河流域违法犯罪,共同应对突发事件和维护航运安全。经过四国的共同努力,中老泰缅湄公河联合执法合作取得了明显效果,提供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中国方案”得到了有效验证。  相似文献   
2.
中部六省在人才工作中有许多共同点,也面临许多共同问题。对此,特提三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在新一轮国际分工发展中的定位,与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在新国际分工模式下形成新的格局与特点,强调指出,创新性的发展新格局思维、构建参与区域分工的合格主体以及在多边体系下娴熟的市场竞争游戏规则与技巧的运用,必然成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各个国家特别是亚洲各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亚洲在经济发展中实现了建设性的双边伙伴关系。但是亚洲国家形成“与西方传统不同的亚洲国际关系模式”仍然任重道远。作者认为,亚洲共同的文化认同可以发挥重要作用,理应把亚洲国家特别是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和印度团结起来,全面实现“亚洲共同体”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5.
五大难题制约长三角政府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华 《决策探索》2006,(1):28-29
一些长三角问题专家新近表永,与中国经济体制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的进展“还是比较缓慢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巾还有很多制约件因素。行政区划分割、城市间恶性竞争、产业同构、重复建设及区域污染等五大难题难以在单一政府合作框架内得到实质性的解决,目前亟待从政府以外寻找新的合作资源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6.
进入后TPP时代,围绕在非传统领域展开的大国博弈愈演愈烈,以重构全球价值链为目标,进而实现国家间区域合作协定的规划,成为国家间新一轮博弈的“竞技场”。通过综合分析国家间实现区域合作协定可知,合作协定的实现往往受到三重因素的影响:舆论表达与交易费用、实施意愿与行为方、博弈与潜规则。从四个层面论述中国应该从构建开放透明的区域合作新常态、贡献互惠共赢的区域合作新思路、打造独立专业的区域合作新智囊、推进灵活高效的区域合作新实践上加强工作,为后TPP时代下中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互动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7.
官遥  文剑钢 《城市》2016,(8):34-39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年~2020年)》顶层设计的出台与落地推进,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艺术家等许多主体都将目光聚焦于乡村,注重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更新建设研究与实践。北京“绿十字”以创新的方法开展乡村建设,打造了一系列成功的案例,形成了独特的乡村建设理念和方法。笔者通过梳理“绿十字”的乡村建设模式以及落地方法,以湖北郧县樱桃沟村为例,总结经验、教训及启示,探索具有普适意义的乡村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东北亚国际关系的新动向与地区秩序重构为主题,首先分析了东北亚国际形势变化的背景——地区格局发生的重大变化,以及在此背景下地区内外相关国家进行的重大政策调整,其次分析了东北亚地区秩序的演变、地区国际关系的新变化和地区秩序的重构。主要观点是共同体秩序将是东北亚地区秩序的未来发展方向,达到这一目标将经历渐进的发展过程,包括经济共同体先行和主要国家协调共治等中间形式。  相似文献   
9.
杨勇  冯霞 《太平洋学报》2012,20(3):30-38
本文根据中国—东盟区域合作发展的政治合作机制的概念及呈现的多维特性,运用政治合作的目标分解和构成要素,对政治合作机制进行综合的结构分析。通过利益泛化(低度)、制度分化(中度)和价值固化(深度)生成的三个阶段性使命目标(和睦共享、和平共处与和谐共荣)合作过程的剖析,对中国—东盟政治合作机制建设的结构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此助推区域政治合作机制的改进和优化。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海上执法协作机制作为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形式,其构建呈现出公共性、层次性和作用领域多元性等不同以往的特点.中国正通过参与和构建不同的区域性海上执法协作机制,在全球海洋治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未来中国在参与和构建区域性海上执法协作机制过程中,要注重价值取向的多元性,包括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保障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在路径选择上,应积极加强与各类国际组织的合作,积极与周边国家加强执法协作,进一步贯彻落实"走出去"战略;中国海警局应在中国区域性海上执法协作机制构建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