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南社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文学团体。民族主义大旗下掩盖了许多矛盾、对立的文学观念与创作倾向。但南社仍有一个主导的文学观,这就是以柳亚子为代表的、反映了南社作为进步团体的特征的“宗唐文学观”。柳亚子等人提倡唐音,正在于其时代精神相契合,而契合点即是南社精神与唐音传统中共有的反抗、进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韩立平 《学术探索》2010,(3):134-140
久为学界所忽略的韩元吉,被南宋人视为“一代冠冕”,诗歌多寓山河家国之感,苍郁俊劲、清腴朗润,成就与“中兴四大家”相伯仲。其诗学渊源得叶梦得指授,复影响陆游等中兴诗人,诗风蕲向“腴润”,对南宋诗坛“唐音”之复归起了导夫先路的作用,厥功甚伟。  相似文献   
3.
书法     
懒钓银鳞不种花,唐音宋韵伴生涯;诗词一世结知己,笑对他人贬与夸。  相似文献   
4.
江户时代,在多种语言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之下,边缘文化向主流文化靠拢,东亚三国之间形成了类似的文化认同和思想倾向,但是建立在"言语差而风俗殊"的多元文化框架之上,难免出现与之相伴随着的文化摩擦和冲突。由此呈现出脱离传统汉字文化圈,转而全面地肯定本民族之"风"的局面。通过分析雨森芳洲的风俗语言差异,反思东亚三国语言文化交流史,将会给人们留下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的学术思考。  相似文献   
5.
胡震亨的<唐音癸签>通过选录编排前人诗话来表达其诗体理论,其诗体观可析为"分体论"、"辨体论"两个层面.前者依声律、句式、音乐来全面认识唐诗体裁;后者则分别从风格、声调、作法等角度论述各体特色及创作原则.前者为体,后者为用.胡震亨的诗体观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相似文献   
6.
曹胜高 《文史哲》2012,(2):66-73
"理感"是以理感物,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对象化方式之一。萌芽于玄言诗时代的"理感"说,与"以情感物"并列,是中国诗歌构思模式之一,也是中国诗歌发展的一条线索。"理感"说经过了南北朝至盛唐的创作实践和理论积淀,至中唐逐渐成为诗文的审美追求,并在宋代得以成型,是唐音向宋调转化的根本动因,也是中国诗学内在的理论突破。  相似文献   
7.
古典唐诗学的演进至清代进入总结阶段,实际上也就是其终结阶段.尤其是清中叶后,随着主流诗坛诗学趣尚的变化,一些具有革新意识的诗人和诗论家开始从新的视角来观照古典诗歌(包括唐诗),"诗界革命"诸子将解读唐诗的视阈指向域外,王国维初步引进近代西方美学的观念来观照唐诗,这一现象说明古典唐诗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契机,昭示了古典唐诗学研究发生变革的路径与方向;至于民初柳亚子等在南社重新挑起唐宋诗之争,鼓吹振兴唐音以发扬民族精神,亦只是"旧瓶新酒",昙花一现而已,这一切都表明唐诗学史的传统路径已走到尽头,新的变局正在来临.  相似文献   
8.
江西诗派后学张“一祖三宗”之说 ,虽然远绍杜甫 ,但黄庭坚才是江西诗派的实际开创者 ,他正是通过学杜形成自己独特的诗歌风貌的。他对杜甫的学习是全面的 ,也是创造性的 ,本文从思想内容、对前人遗产的态度、句法、音律、遣词用语的特色等方面对黄庭坚与杜甫作了全面的比较。对“唐音”“宋调”的同异承继关系 ,亦有所论及。  相似文献   
9.
夏竦生活时期的诗坛,新旧诗风交替过渡。夏竦的文学思想与诗歌创作具有两面性:既有对西昆体的继承与发挥,也呈现出诗文革新派的风格;既有“唐音”的余绪,也有“宋调”的先声。在中国古代诗歌由“唐音”到“宋调”的转变过程中,夏竦的诗歌创作带有明显的过渡色彩,即宋代诗风形成中的过程性特征。  相似文献   
10.
明代诗学以格调说为中心,对中国诗歌的美学结构和风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成就是巨大的。为理清格调说的理论内含,必须对其理论来源进行研究。本文对明代前期——格调说的形成期理论的衍变进行了分析,汰去旧说对《唐诗品汇》的误解,着重论述《唐音》的音律正变理论对于格调说的导引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