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37篇
  免费   192篇
  国内免费   24篇
管理学   160篇
劳动科学   11篇
民族学   45篇
人才学   46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993篇
理论方法论   122篇
综合类   1900篇
社会学   238篇
统计学   33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99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118篇
  2019年   106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79篇
  2013年   195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92篇
  2010年   254篇
  2009年   248篇
  2008年   252篇
  2007年   219篇
  2006年   157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2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本研究根据抑郁症患者对健康类自媒体的接触现状,构建了自媒体信息接触对患者认知及就医态度的影响模型。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基于213位抑郁症患者的问卷数据,对比了抑郁症患者与普通人的认知差异,考察了抑郁症患者的“多元无知”现象,并探索了媒体信息对患者人群的影响。研究发现:(1)抑郁症患者与普通人对抑郁症的实际认知之间存在偏差,出现多元无知现象;(2)抑郁症患者感知自媒体存在偏见,进而高估普通人对于抑郁症患者的负面态度,由此强化病耻感;(3)抑郁症患者推测自媒体会对其他抑郁症患者产生负面影响,这种感知也增强了患者自身的病耻感;(4)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对其就医态度产生了负向预测效应。本研究的发现有助于从传播效果的理论层面解读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和就医意向,对改进健康信息传播策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智慧城市建设高度依赖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媒介,因而提升市民媒介信息素养成为智慧城市建设进程中必须深入推进的一项重要工作.提升市民媒介信息素养,是市民转化为智慧城市"迭标"主体的重要支点,是智慧城市开辟新型就业岗位的依托,是智慧城市引领普惠幸福生活的基石,亦是智慧城市建设诉诸人本价值的保障.数字时代,提升市民媒介信息素养,需要社会各有关方面积极作为,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3.0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研究逐渐成为当下学术的热点。梳理以往中国大陆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发展脉络,展望未来,对于如何能够使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我们需要更进一步的思考研究。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当前在媒介素养教育领域中所关注的热点,即媒介素养教育内涵的界定、现状的分析、对象的研究以及实施路径的构建,并且指出在当前研究中所存在的"媒介素养教育界定多元""研究对象单一化"以及"合作型研究稀少"等一系列不足,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思路提供相应参考。  相似文献   
4.
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主体之一,教师在党建工作中的价值不可忽视。借鉴Cybergogy模型和S-TEC模型,进行定量分析之后,构建高校教师党建参与的"四度"模型。该模型主要涵盖党建参与频度、党建参与广度、党建参与深度和党建参与体验度四个维度,每个维度又下设若干个测度指标。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在实践中充分而有效地测度教师的党建参与度,以此提升高校党建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黄洋 《人民周刊》2021,(7):86-87
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中国近现代革命风起云涌,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运动也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日战争结束,木刻版画作为新兴艺术媒介的突出代表,不仅贯穿了整个战争时期,起到支援抗战、提振民族精神的作用,同时还以强悍的美学语言,成为当时极具号召、鼓舞与宣传作用的坚强战斗堡垒。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新兴木刻开始朝着更加贴近大众审美的方向发展,无论从画面叙事还是形象塑造,都强调一种现实主义的朴素表达,体现了解放区的文艺政策感召下充满朝气的美学转型。  相似文献   
6.
运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以中央媒体对获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和"最美教师"荣誉称号的"国家教师"相关报道为研究对象,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对大众传播的"国家教师"媒介形象进行分析。外在形象包括教师性别、年龄、教龄、外表、场景以及任教的学校类别、区域、学科专业等方面,内在形象包括职业精神、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等方面。研究发现,大众媒体对"国家教师"形象的刻画和宣传符合社会公众认知教师职业的基本逻辑,起到了传递教师精神、端正教师形象、唤起社会尊重教师的功效,但也存在城乡教师形象传播刻板化以及教师普通人形象展现不充分等问题,可在后续的传播中对"国家教师"形象的价值倾向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7.
电视媒介在戏曲经典艺术的传承发展、创新性转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戏曲经典《桃花扇》的传播案例来看,电视媒介助推戏曲经典成为文化资源,使其从文学文本和舞台文本转化为电视媒介文本,并形成多样化的跨媒介文本形态。电视媒介不仅提供了戏曲经典再传播的媒介空间,更是以全新的媒介文化冲击、消解和融合戏曲经典,使其从精英文化、古典文化的代表朝大众文化、现代文化转向,提升了戏曲经典的文化价值。戏曲经典的电视化不应该满足于现代媒介语言的传达,而更应该倡导电视媒介美学观念的吸收,从而增强和创造戏曲经典的美学价值。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电视媒介及新媒介,扬长避短,促进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8.
现代信息社会,媒介环境对大学生思想与行为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大学生媒介素养的状态亦会对媒介环境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并制约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新形势下,高校德育必须重视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这一新主题,并积极参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事实上,高校德育与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在诸多方面是契合的。由此,使得两者的结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实践中,须进一步优化媒介环境,探索并构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9.
10.
21世纪初,以早期研究为前提,以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为背景,地区形象研究呈现出跨学科态势,出现了品牌、修辞、媒介和话语等四种研究进路。每种进路都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等方面为地区形象研究做出了贡献,但由于理论基础的框架效应和研究团队规模的限制,各种进路在理论和研究方法方面都没有充分对接早期研究者所提出的任务。因此,各研究团队和个体应相互沟通、交流和学习,致力于探索地区形象研究领域新的议题、视角和方法,寻求营销学、语言学、传播学等学科之间交叉、整合与融合的途径,全方位扫描并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