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10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1篇
社会学   10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晏建怀 《老年人》2013,(10):40-40
在宋朝,做官可以说是读书人唯一的追求。因此,进馆、入阁、点翰林、当学士(宋朝置"史馆""、秘阁""、资政殿"等,分掌图书经籍和编修国史等事务,通称馆阁),便成了读书人的人生理想,也成了他们事业成功与否的标志。在宋朝,一个才子,尤其是天下公认的才子,如果没能进馆入阁,那是要被人惋惜和讥笑的,大诗人梅尧臣就是如此。梅尧臣出身于官宦之家,从小爱好诗歌。他一反宋初西昆体诗歌表面的浮艳和内容的空洞,注重平和、含蓄、深远,给北宋诗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不过,有才的人不一定都能考上进士,正如史学家唐德刚先生所说:"帝制时代考科举,原是十考九不取的。屡  相似文献   
2.
宽容之心     
宋仁宗时的名相富弼年轻时,一次平白无故遭人谩骂。有人告诉他说,谁谁在骂你。富弼听后回答说:“大概是骂别人吧。”那人继续说:“是指名道姓地骂,怎么是骂别人呢?”  相似文献   
3.
王德彰 《老人世界》2010,(11):35-35
在京剧《铡美案》中,包拯有一著名唱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包拯以“包龙图”自谓。不少历史知识书和文章,都说“包龙图”称谓是宋仁宗专门赐给包拯的。有文章这样说:在宋朝,宋真宗的李宸妃生一子(太子),刘德妃嫉妒,便与太监郭槐定计,用一只死狸猫换出了太子,欲将太子扔到河里淹死。  相似文献   
4.
至和元年(1054年)8月17日,宋仁宗下诏给翰林学士院,要他们严格执行值班制度,不能出现脱岗现象。宋仁宗之所以下达这一诏书,是因为头天晚上,宋仁宗决定任命工部侍郎、参知政事刘沆为宰相,而派人去叫值班学士杨伟起草任职文书时,他却不知跑到哪里去了,找了许久也不见人影。  相似文献   
5.
沈括,字存中,宋仁宗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生于浙江钱塘(今杭州)一个官僚家庭。他自幼勤奋好读,在母亲的指导下,14岁就读完了家中的藏书。24岁开始踏上仕途,三年后,被推荐到京师昭文馆编校书籍,在这里他开始研究天文历算。晚年他在梦溪园认真总结自己一生的经历和科学活动,写出了闻名中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和《忘怀录》等。宋哲宗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沈括逝世。  相似文献   
6.
包拯长得其实并不黑1037年春天,安徽天长县官道上,出现了一个风尘仆仆的白面书生。他一袭长衫、几件行李,谁也想不到,这就是新上任的县令包拯。此时,包拯39岁。老大不小的  相似文献   
7.
"嘉祐之治"问题探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祐之治"之提法是在北宋后期废新法复旧政的背景下出现的。南宋及以后朝代士大夫对"嘉祐之治"亦屡作称颂。笔者认为后人对"嘉祐之治"之称述并非毫无根据。仁宗嘉祐时期尽管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相对而言,却在短时期内表现为社会安定、人才之盛、政治清明诸景象,是两宋政治的最好时期。此问题向不为宋史研究者所注意,缘于研究者对变法问题之态度。学者们多以为王安石变法前,北宋社会存在诸多问题,而忽视或不愿承认在短期内出现过良好政治局面之事实。  相似文献   
8.
韩琦、范仲淹刚到陕西的时候,有人向他们推荐,当地军官中有个狄青,英勇善战,有大将的才干。范仲淹正需要将才,听了这话,很感兴趣,要部下把狄青的事迹详细说一下。原来,狄青本是京城禁军里的一个普通兵士。他从小练得一身武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加上胆壮力大,后来被选拔做了小军官。  相似文献   
9.
宋仁宗朝谏职成为士人获得升迁、出任宰执的绝佳渠道.谏官可与宰执相提并论,已是具有较高地位、广泛参与国事的要职.任谏职成为仁宗朝士人心中的一段光荣经历,甚至上升为一种谏官心理情结.曾任谏官的士人通过文学作品对其谏官生涯进行追忆,是他们谏官情结的文学再现,带有自信、自豪之情.  相似文献   
10.
乾兴元年至明道二年间的历史,为刘太后与宋仁宗共同统治时期.丁谓、曹利用、李迪、王曾等辅政大臣在政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宋仁宗年龄的变化,围绕中央权力的掌控,各派政治势力展开激烈角逐,体现了宋代政治体制的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