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顿悟成佛论是我国佛教禅宗的核心思想,中国佛教史上都以六祖慧能为其先觉,但在中国佛教史上以佛性论为依据最早提出顿悟成佛论的却是南北朝时期的高僧竺道生,其新说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共鸣.同时期的著名文人居士谢灵运作为竺道生顿悟说的追随者和积极倡导者,对竺道生的新说给予了极大支持和宣扬,并著<辨宗论>等文对顿悟成佛论所遭到的非议加以辩证和维护.  相似文献   
2.
河之洲     
<正>生活的坑都是自己挖的生的看起来,一个人把自己交给痛苦,比交给快乐更容易一些。譬如,听别人讲话,听到最后,耳朵里只会记住两类话:最愿意听的和最不愿意听的。然后,喜欢听的未必化成快乐,但不喜欢听的一定化成了痛苦。人的选择性就是这么顽固,顽固得近乎荒唐。也就是说,你本可以云淡风轻地活,然而,却无缘无故地受了伤。是的,有些伤害是来找你的,而有些伤害是你找来的。好多人强大的想象力,都用在了自戕上。八竿子打不着的事情,稍加勾连,就能安排在自己身上。那边还没怎么样呢,这边早已四面楚歌了。就这样,在近乎扭曲的想象力中,完成自戕。  相似文献   
3.
脑筋急转弯     
1.烟鬼甲每天抽50支烟,烟鬼乙每天抽30支烟。五年后,烟鬼乙抽的烟比烟鬼甲抽的还多,为什么?2.一位高僧与屠夫同时去世,为什么  相似文献   
4.
普贤荘     
《青岛画报》2011,(7):75
佛像/佛具/沉香/红木/木雕/珠宝释迦牟尼佛是佛教创始人,本姓乔达摩,名悉达多。2500多年前诞生于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位于今尼泊尔南境。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即该国国王,母亲为摩耶夫人。佛陀出生在人间、生长在人间、成佛  相似文献   
5.
戒圆 《船山学刊》1994,(1):174-178
佛法中的唯识理论大部分是心理学,因明则是论理学,戒律中有不少是伦理学或道德学,这里仅就佛教的道德观问题,特别是道德结构问题,就道德原则、道德范畴、道德规范三个方面,作些浅显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慧能《坛经》以明心见性的方式在理论上解决了生死与涅槃、世间与出世间的矛盾,并且将这种圆融的智慧付诸实践,主张明心顿悟,行住坐卧皆是禅道,而所谓涅槃不过就是无舍无著,心无挂碍的心灵解脱之境。禅宗的解脱论宗旨即是将佛教圆融思想还归于现实,在具体的、践履的生活世界中体认佛教真理,在现实的生活世界证得涅槃。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2014,(7)
正◎处事不拘小节,做事注重细节;看人要看大节,做人要有气节。◎心情要放松,但不可放纵;生活要放开,但不可放肆;管理要放手,但不可放任;用人要放心,但不可放飞。◎不但要勇于进一步,更要勇于退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不但要善于抗争,更要善于忍耐——"小不忍则乱大谋";不但要有声有色做大事,更要无声无息做小事——"于无声处听惊雷"。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几年来对小乘佛教、大乘佛教的尼众寺院的实地考察 ,通过直观认识和教理分析 ,对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女性成佛观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皆可成佛     
佛家有这么一则寓言。地之极东南,有一海,称为"沧海"。沧海对面,就是仙家佛地。凡是能渡过沧海到达彼岸的人,就能立地成佛,修成正果。于是,许许多多的人千里迢迢赶来,或乘帆船,或乘木筏,纷纷朝着彼岸进发。波涛滚滚,狂风飙卷。许多人被风浪击落,永沉海底,能成功到达彼岸的,少之又少。但是,就是这少之又少的人,成了人们口中的传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赴后继,朝着无垠的沧海进发。从空中俯瞰,千帆竞渡,人群密  相似文献   
10.
佛教对于死亡有独特的认识。传统上,无论是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都以超越生死轮回、获得解脱成就为目标,并把观察死亡作为修行、拯救的重要环节。藏传佛教格鲁派高僧宗喀巴对此有深入的论述,在佛法实践中至今仍有广泛影响。印顺法师从人间佛教的立场出发,以《阿含经》等佛教原典为依据,对此展开了批判,认为以"念死"作为入道之门,是悲观厌世的小乘意趣,而提倡以"十善业"为代表的"端正法"。印顺法师的这一批判,既有适应"人道"的"契机"的追求,也有"契理"的依据,但宗喀巴大师的论述,也有其契理契机的合理性。其实,细究印顺法师的思想,他也并不完全排斥宗喀巴的法门,双方虽然进路不同,实则旨趣归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