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4篇
  2023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
随着照相手机、数码相机以及网络的盛行,人们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由此产生了各种失实图片.对新闻摄影行业和新闻真实性原则造成了巨大冲击.为此,在"读图时代"只有坚持和维护新闻摄影的真实性原则,强化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专业素养,建立健全完善的行业相关机制,以法律人,才能创造一个良好的媒体环境.  相似文献   
2.
"撮泰吉"是仅存于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的一种彝族古戏。它是一种戏剧化的仪式,是板底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的特有文化。它不仅发出了对生命起源的追问,还体现了板底彝民社会的秩序;它既是有形的仪式展演,也是无形的观念形态;它借助于传统的节日活动得以传承,并真实地展示着社会变迁。"撮泰吉"作为民族文化资源,其价值生成就具有"生态性"的特点,它所展示的文化特征正是我们今天去关注的——如何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重建民族的文化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3.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彝族傩戏"撮泰吉",尽管深受彝族广大群众所喜爱,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它的传承却面临着诸多困局,要使它能够在现代社会中继续生存发展,必须将它的传承与当地扶贫开发、生态旅游、乡村建设等方面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许多游客在观看"撮泰吉"表演时,不能完全理解它的内容,特别是到板底观赏或研究时,不知道所说的彝语意思,不能将其表演的动作和语言联系起来.本文结合倮嘎寨的社会背景和二十多年来本人与家乡"撮泰吉"一同成长的经历,阐述了"撮泰吉"演述根源与倮嘎农耕文化间的联系,旨在给旅游盛行时代下的游客们提供正确的解读途径,并给出自己对其保护和发扬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书法艺术,从甲骨文到大小篆、汉隶和魏碑,都比较单纯古朴。到了东晋二王父子(王羲之、王献之)改体,真、行、草书的流行,书法艺术才开始得到发展,直至唐宋,开始进入了发展盛期,元、明、清至今也传承不衰。特别在当代民族大复兴的盛世,要使传统的书法艺术,更加发扬光大,为使子孙后代传承学习不走弯路,认真从五花八门的书体中梳理出源头,找出精华,才能将中国的书艺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两宋时代形成了我国古代第一个有系统有规模的图书出版高峰 ,主要包括出书品种和范围的丰富、编辑出版理论的总结发展、图书商品意识的觉醒以及版权思想萌发等几个方面 ,对我国古代出版乃至现代出版都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祈越 《西藏研究》2023,(5):97-104+162
李梦皋自称《拉萨厅志》成书于道光二十五年。事实上,该书主要抄撮自光绪三十四年刊行之日本人山县初男所编撰《西藏通览》,时间当在1908年以后。《拉萨厅志》全文共11目,其中9目都与《西藏通览》有密切联系;其抄录以内容截取为主,难以自成体系;又因编纂粗疏,文字讹夺衍倒现象较为严重,文献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8.
嘉兴钱仪吉、钱泰吉昆仲是乾嘉后重要的学者、古文家,一直以来亦被视为桐城派在浙江的代表。然而通过梳理文献,会发现他们的桐城派身份是被宗稷辰、曾国藩、刘声木等人逐渐建构起来的。其中曾国藩的作用尤为关键,由于曾氏在晚清政坛与文坛都占据重要地位,他将二钱纳入桐城派的言论便被后世桐城派古文家与古文研究者视为的论,层层相因而不加怀疑。事实上,二钱在古文研习方式与具体的古文创作趣味方面都与桐城派大相径庭,而与吴派汉学家的古文旨趣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