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704篇
  免费   1659篇
  国内免费   276篇
管理学   8188篇
劳动科学   233篇
民族学   1338篇
人才学   1460篇
人口学   106篇
丛书文集   16422篇
教育普及   1篇
理论方法论   3172篇
综合类   29014篇
社会学   5205篇
统计学   50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811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1266篇
  2020年   1490篇
  2019年   1605篇
  2018年   665篇
  2017年   1308篇
  2016年   1620篇
  2015年   2611篇
  2014年   5434篇
  2013年   4753篇
  2012年   4598篇
  2011年   4890篇
  2010年   4572篇
  2009年   4710篇
  2008年   4884篇
  2007年   3456篇
  2006年   3019篇
  2005年   2705篇
  2004年   2237篇
  2003年   2143篇
  2002年   1833篇
  2001年   1678篇
  2000年   1267篇
  1999年   440篇
  1998年   212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34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84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3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突如其来的疫情,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带来了挑战.以某大学生在疫情中的亲身经历为案例,分析大学生面对疫情出现的心理问题,继而从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和采取切实有效的心理教育两方面,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围绕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与模式选择问题,提出了一个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整体治理模式,即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这一模式是以国家为核心,在一定时期和内外环境约束下,通过减排和增汇路径,对中国境内由人类活动造成的CO2排放与人为CO2吸收量之间关系进行调整和平衡的过程;其内部由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层结构组成,每层结构各不相同。多阶段混合主导型碳中和实现模式的提出,拓展和完善了气候变化整体治理理论,为气候变化治理提供了机制借鉴。  相似文献   
3.
1850—1890年以奥斯曼为代表的统治者对巴黎城市空间进行功能性改造,塑造了巴黎新的景观社会并完成了空间生产化、秩序化、政治化的重构。资产阶级借助地租杠杆,利用空间政治工具性和政治功能性进行资本扩张的同时,也实现了阶层分化和新身份政治的形成。资本投机下的空间改造与生产使得巴黎无产阶级生存与发展的权益逐步被蚕食、侵害和剥夺,无产者对资产阶级的空间改造逐渐产生了由认同—消解—反抗的转向,空间正义意识开始觉醒。通过对城市空间规划改造中的阶级立场分析,论证空间正义与城市发展、阶层融合、社会排斥之间的联系机理,阐明资本主义空间规划与空间生产的固有缺陷,对当代城市的空间规划、贫困问题、社会排斥、城市包容性发展、环境更新与治理等现实问题提供新的视角启发与理路审视。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百年来党内政治生态大致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良好开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发展、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的逐步修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全面净化等发展阶段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基本经验主要包括:发扬民主与依规治党是实现"六有"党内政治生态目标的关键;始终做到"两个维护"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价值取向;坚持系统思维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根本准则和重要方法;以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反腐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关键环节;抓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是加强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重要保证.在新的发展阶段,党内政治生态呈现出从"明显好转"到"根本好转"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在数字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过程中,文化作为一种渗透性要素和成长性因子,实现与数字化方式相融合的新质态,逐步构建起文化产业的数字生态。数字文化产业的新质态蕴含了强大的内生动能,工具革命、生产革命、交换革命和思维革命成为激发精神主体创造活力的动因。从文化产品对于人的精神满足需要出发,数字文化产业在其生态基础构建、精神体验创造、主体认知更新和社会人文发展上形成的相互交织、逐级递升的价值链条,体现在成果数字化、场景多维化、数据集成化、产品智能化四个方面。从文化资本、文化主体、文化市场和文化安全四个方面加以统筹考量,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保护知识产权、开放共享数据、规范市场秩序、守稳安全底线为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王正绪 《学术月刊》2022,(3):110-123
政治实践的基本目标是获得某种政治秩序。实现免于战争、暴力、饥荒、匪盗等,就获得了基本的政治秩序。在此基础上,政治共同体追求一种繁荣的政治秩序。政治秩序的实现需要在价值、认知、组织、技术四个层次上构建出合理和有效的制度,我们可以分别称之为道统、政道、制度体系、制度性技术。比较政治学和政治思想、政治理论等研究应当进一步摒弃西方冷战政治学塑造的“民主—专制”的政体比较的范式,将政治学研究的本体提到更高的抽象层次,即政治秩序的层次。  相似文献   
7.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系统研究也逐步加强.沈国舫先生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长期在林业、生态、环境领域开展理论研究和政策咨询,在生态保护和建设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论述.他认为生态保护和建设应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应从客观发展规律和我国本土特色出发,提出生态保护和建设的综合措施,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分类施策.这为我国生态和环境领域的重大政策制定、重大工程实施和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决策支撑,为我国生态保护和建设事业贡献了具有针对性的、值得借鉴的新的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黄敏 《国外社会科学》2022,(1):177-190+201
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的城市政治生态学由英国学者埃里克·斯温格杜首次提出后,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政治生态学的重要分支和剖析城市问题、推动城市社会—生态转型的重要理论之一。城市政治生态学第二代理论家超越了第一代“都市马克思主义者”的城市主义方法论,在社会—自然、城市—乡村的辩证视角下将城市视为社会—自然杂合体,并通过城市新陈代谢、城市足迹、自然资本化等概念阐释城市化的生态基础及其对自然的建构作用,打破了传统城市分析的方法论领土主义和二元对立的倾向。城市政治生态学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社会空间论两种阐释路径下,与后结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女性主义、种族平等、环境正义、酷儿生态学、文化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相结合,呈现出后现代转向的发展趋势。作为一种“红绿”生态文化理论,城市政治生态学有着不同于“浅绿”和“深绿”理论的绿色变革潜能。中国语境下的城市政治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必将经历“引进”和“本土化”两个阶段,为全球视野下的城市研究贡献东方城市生态文明和社会—生态转型的独特案例和理论话语。  相似文献   
9.
庞敏 《办公室业务》2021,(4):151-152
本文通过对环境监测档案的价值进行详细阐述,对当前档案管理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高效的监测档案管理和利用策略,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率,为环境监测工作的高效开展提供有效支持,推动社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