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77篇
理论方法论   24篇
综合类   268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2.
洪仁接受了中西文化并皈依上帝 ,其文化观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他既有对西方文化多方位接受和认同的趋新意识 ,又有对传统文化的恋旧情结 ,试图用附会中西的办法来规范中西文化。他的文化观极具开放性和前瞻性 ,但又有自相矛盾和不成熟的局限  相似文献   
3.
翻译研究与翻译文化观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如果以国外近半个世纪来翻译研究的进展为背景,回顾国内近30年翻译研究的历程,可以发现重技轻道、重语言轻文化和重微观轻宏观等值得反思的问题以及翻译语言学途径的不足与局限。因此,在翻译研究中应加强翻译的文化意识,进一步确立文化观,进而在翻译文化观的指导下,在多元文化的语境下深化我们的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4.
格厄孜是当代世界上极有影响的文化人类学家和文化理论家.该文基于对格厄孜关于文化定义的评述,较系统地解说了他的文化观--总体上,是属于实用主义的.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面,他提倡的"无偏见的观察"和"深厚描述"法、对研究成果的解释性说明和隐喻(metaphor),虽受到同行学者的批判,但其意义在文化研究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品牌管理的文化观思考及策略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面上看 ,品牌就是产品的名称 ,但事实上 ,它更多地被注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观念、理想寄托、风俗习惯、民族风情、历史传统等文化内涵。因此 ,在品牌管理中 ,必须重视和提升品牌中的文化内涵。如何以文化锻造品牌 ,挖掘品牌中的文化底蕴 ,恰当而有效地进行品牌的文化定位 ,从而提升品牌的价值 ,是现代品牌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也是对品牌的深层次认识。  相似文献   
6.
陆卫明  程瑾 《广西社会科学》2006,(6):168-171,176
杜亚泉是“五四”时期东西文化论战中一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他提出西方文明是动的文明,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两种文明实属“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其优劣殊未易定,各有长处,又各有局限。对于西方文明,应用中国文明去调和、统整。杜亚泉的中西文化观力避偏宕、温冷稳健,无不显示出睿智、冷静的理性光辉,在“五四”思想界可谓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7.
东西方文化不同,数字文化观亦有很大的差异性。本文探讨了东西方数字文化观的差异性,并对数字模糊语义的翻译原则进行了归纳。指出只有重视这种差异性并遵循一定的翻译原则,才能使数字在英汉语言的转换过程中不致丧失本意,从而进行有效的文化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8.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分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涵,探索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含义、原则和内容,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开展高校文化安全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目前,高校文化安全教育面临多元化的挑战,因此,在探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内涵的基础上,通过统一思想认识、坚守文化根基、加强教师培养和优化网络环境等措施来提升高校文化安全教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伊格尔顿对雷蒙·威廉斯的文化观既有批判亦有认同,但并未有过从早期否定到后来肯定的态度转换过程。一方面,伊格尔顿批评威廉斯的文化观过于宽泛,忽略意识形态与文化斗争,带有民粹主义、经验主义、政治渐进主义等诸多弊端。伊格尔顿的批评意见大都得到威廉斯或直接或间接的回应、反思与更正。另一方面,伊格尔顿又汲取了威廉斯文化观的理论营养,接过了社会主义共同文化的大旗。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批评与肯定意见均在伊格尔顿对后现代主义的考察中得到或隐或显的延展、发酵,两相参照有助于更好地把握伊格尔顿文化观的来龙去脉及其一以贯之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