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31篇
  免费   300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56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53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076篇
理论方法论   305篇
综合类   4242篇
社会学   329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125篇
  2021年   199篇
  2020年   218篇
  2019年   216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192篇
  2015年   309篇
  2014年   506篇
  2013年   434篇
  2012年   489篇
  2011年   519篇
  2010年   516篇
  2009年   461篇
  2008年   529篇
  2007年   423篇
  2006年   366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31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思温燕山逢故人》故事内容的空间流转频繁,文中超现实空间与现实空间并存,现实空间则涉及多个不同地域空间和众多空间场景,以及特定的空间类型。空间元素在小说中承担了一定的叙事功能,既配合时间叙事,也引导叙事视角的转移,成为小说诗词叙事的载体。题壁诗的公共空间属性在这篇小说中有所消解。其空间书写具有强烈的寓言性,营造了情绪氛围,特定的空间具有特殊的历史象征意味,产生反讽效应,强化了小说主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塑造了大量隐喻性的“农民老父亲”形象,以此阐释农村社会关系、人与土地的关系和城乡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农民老父亲”群像脱离了智慧老人的文化原型,从革命和建设的先锋英雄转化为有待启蒙的群氓,并通过强化图像叙事、减弱语言叙事的方式,使图像的隐喻性更为突出。“空间中的身体”是该影像的核心,关系到人与环境的各类对比关系,其内涵可以向性别、阶层、个体/集体、公共/私人多个面向展开。苦味肖像、“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和“人际空间中的身体”三类图像是分析的切入点。肖像镜头背离了中国电影传统,呈现出大面积阴影、沉默和隐匿表情的共同特点。“劳动空间中的身体”图像突出身体和劳作空间的关系,强调身体性(暗示劳作),忽视个体主体性的体现。“人际空间中的身体”图像将视觉传统中“父—子”间隐喻性的上下空间关系反转呈现,将父亲们描述为既处于对立立场又缺乏话语权的旁观者,需要被“子一代”启蒙。“空间中的身体”作为符号帮助建立“农民老父亲”的群氓形象,将相关的文化、经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视觉化,参与启蒙叙事,同时,也将“父亲们”塑造成他者化的“沉默的异化的劳动机器”,参与了对城乡界限的意指实践,使之成为银幕上的文化地理学案例。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显著增强的综合国力与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为中国文学走向海外创造了有利契机。然而,“西强我弱”的话语格局使中国文学“走出去”面临巨大挑战。鉴于此,分析历史上中国文学有效“走进去”的成功案例至关重要。首先,系统梳理了《赵氏孤儿》在18世纪欧洲世界的译介脉络;其次,阐释其在此基础上实现的文化增值;再次,基于美国学者理查德·布雷多克(Richard Braddock)的“7W”传播模式,分析该剧异域之旅成效显著的深层动因,以期为有效提升中国文学对外传播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李世鹏 《人文杂志》2022,(1):117-129
随着近代科学知识的传播,月亮逐渐从传统的神秘存在转换为天文学意义上的“月球”。在近代中国,对于月球的探寻从来没有停息过。自1920年代始,在华英文报刊开始对美国等国家研究火箭进行报道,现代的火箭旅月知识逐渐传入中国。此后的二十多年,中文报刊上关于乘坐火箭旅月的讨论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火箭探月的过程、困难等都有了新的认知。近代中国人虽然只是探月知识的接受者、火箭实验的旁观者,但相关知识的获取与认同,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却是不容忽视的历程,具有无法割断的历史延续意义。  相似文献   
5.
6.
六朝志怪小说脱胎于史传文学,既延续了史书的叙事传统,又呈现出新的特点。总体上看,志怪小说内容虚实混同,其"虚"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不以为虚的"虚构",二是有意的虚构。志怪小说的"虚构"与后世小说的区别在于其更多情况下并非文学意义上的虚构",非有意为小说"是其基本特征。但即便如此,作者参与故事、干预故事甚至是杜撰故事的情况时有发生",因文生事"的作品已经出现,这刺激了"文学虚构"的产生,加速了小说与史传的分离,体现了小说文体的"自觉"。另外,抛开小说家"实录"的叙述姿态,站在后人的角度审视六朝志怪小说,其中一些故事内容、结构手法、叙述视角几乎与后世小说无异。  相似文献   
7.
8.
9.
解放区小说中的土地革命叙事内容与书写方式,与党的土地政策的变化与运动进展相对应,呈示出明显的阶段性差异,这特别表现在地主形象的塑造及地主与农民关系的描写方面。解放区短篇小说的土改书写,经历了从初期的政策宣传到后来强调揭示"本质"的演化轨迹。1950年秦兆阳《改造》被批评、作者被迫检讨喻示着此后"典范土地革命叙事"成为唯一"合法"的叙事类型。反观赵树理和孙犁这一时期的土改书写,可以发现其在当时背景下的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0.
作为人类的一种思维方式以及图像符号表征的常态策略,隐喻超越传统修辞场域的视觉生成不仅取决于热奈特、伯克的修辞学拓展,同时奠基于巴特图像修辞观的正式确立。而作为现代图像符号的意指实践,基于形式相似基础上的联想机制、意指生产的公约机制以及符号意指的情境语境成为现代隐喻视觉生成的内在动因。视觉时代图像主导范式的确立、技术媒介的发展以及大众文化与消费意识的渲染则成为视觉隐喻现代扩张的外在推动力。正是内外动因的协力塑型了现代视觉隐喻的常态范式与意义供给,也为当下视觉研究的"向内转"提供了一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