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6 毫秒
1.
近代科学技术与民族棉纺织业私人资本结合是东方型产业革命兴起的直接导因.洋务运动使近代中国具备了产业革命兴起的可能性;但由于晚清政府不能代表当时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造成近代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走的是一条技术与资本相分离的道路,致使近代中国产业革命被窒息.  相似文献   
2.
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张謇动了重新下海经商的念头,这是1914年,棉纺织业的生意形势极佳。进入民国政府之前,他已经是名满天下"状元实业家",他的大生集团设厂棉产区南通,以此为圆心,生意越做越大。这位咸丰二年(1852年)出生江苏海门的农家孩子对实业救国情有独钟。1896年初,从清流派转入洋务派的地方大员张之洞奏派蛰居家乡的状元张謇在通州设立商务局,并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从1901年至1907年,围绕大生纱厂,张謇先后创办了19家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大量涌入的外国棉纺织品对手工纺织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面对这一危机,中国和日本都选择了购买机器,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建立近代棉纺织工厂以期和外国纺织品相抗衡。本文通过比较上海机器织布局和大阪纺织厂,对两者的成败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提高新疆兵团棉纺织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该文从新疆兵团棉纺织业发展的现状入手,通过对兵团棉纺织业整体情况及主要产品、进出口规模、设备状况、经济效益和利用外资等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探求影响新疆兵团棉纺织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育兵团棉纺织业核心竞争力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大分流”的文化成因说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学者格里高利·克拉克把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西方国家的崛起,和中国等亚非国家的持续落后所形成的所谓大分流,归因于所谓文化因素,即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决定了各国劳动者的劳动态度和企业管理水平,而劳动态度和管理水平则决定了劳动效率,从而决定了各国经济的不同走向和发展水平。他在进行中国和英美比较时使用了1910年棉纺织业劳动力使用效率作为证据。事实上,他把机器棉纺织工业刚起步不久的中国与工业革命已开展100多年的英美作静态比较,并得出文化差异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在1910年以后的二三十年中,中国机器棉纺织业劳动力使用效率有明显的提升,提升的原因有企业管理制度的改革、管理人员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工人职业培训的加强、工人自治制度的实施等;但负面的制约因素持续存在,如货币和经济的大幅波动、社会和政治局势的动荡、国民教育水平提升缓慢、社会保障制度没有建立等。这些有待于国家的全面转型。这些正面和负面的因素说明:随着企业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改进,劳动效率就会不断提高。文化差异并不妨碍制度改进。大分流的文化成因说很难成立。  相似文献   
6.
赵伟 《兰州学刊》2011,(2):152-156
错过了“黄金时代”的部分后发小资本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成功进入高壁垒的棉纺织业,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型企业集团。大成纺织印染集团,以棉织生产为战略突破口,抓住机器印染业方兴的趋势,先前向一体化印染生产,再后向一体化纺纱生产。这一战略给大成带来了节省交易成本、稳定交易关系、防御竞争对手的优效作用。其成功案例为后发小资本进入高壁垒行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王梦 《山西老年》2014,(9):50-50
黎锦,海南岛黎族民间织锦,至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海南岛因黎锦而成为中国棉纺织业的发祥地。黎锦制作精美,色彩鲜艳,花纹图案多样,黎锦的服饰主要包括筒裙、头巾、花带、包带等,黎锦筒裙绚丽多彩,黎族妇女还要在上面镶嵌珠宝、云母片、贝壳片等装饰,堪称绝美。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和金银线为辅交织而成,工艺分为四大类:纺——主要工具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手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这种工艺使用的工具为纺轮。黎族聚居区有极为丰富的木棉、野麻等纺织原料。  相似文献   
8.
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再考察--以棉纺织业为中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依据地方志资料,以棉纺织业为中心的研究表明,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有其自身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棉纺织业是近代以前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学者们将其描述为技术落后和经济低效,以长期的过密化作为18世纪中国棉纺织业发展的标志。而通过对中国最主要的棉布出口生产地——松江地区——棉纺织业进行考察,从而对上述观点提出质疑。18世纪,松江棉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不是廉价劳动力和低价原材料所致的结果,其成功取决于相对高水平的劳动生产率。19世纪以后,连同松江在内的江南地区经历了"道光萧条"、一系列的外国侵略与中国历史上最具破坏性的内战;来自外国的竞争也大大加强,由此导致了松江地区棉纺织业的衰落。一度高效、繁荣的家庭棉纺织品的原始工业的残迹,导致了黄宗智断言存在一个长期过密化的历史,当然,他所说的时代是错了。  相似文献   
10.
明代是苏松地区棉纺织业大发展的时期。明初推行的一系列鼓励经济作物种植的政策,促进了棉作区域的扩展,至明中叶以后形成了沿江濒海的植棉区,为棉纺织业提供了大量的原料。棉纺织机具的改进提高了纺织效率,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快速发展。棉纺织业内部初步出现专业化分工、棉布品种花色的增多,形成了具有区域特点的棉布加工运销体系。棉纺织业的发展促进了苏松地区专业市镇的兴起和棉货贸易的繁荣,使得以棉布折征赋税成为定制,但伴随之的苛重的布解,成为当地百姓的沉重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