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4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2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2.
关于宋太宗诏修《太平广记》的意图,有消弥五代士怨与娱乐休闲两种主要观点.考察《广记》的内容和宋初的文化语境,则会发现宋太宗诏修《太平广记》实际还隐藏着更为重要的“神道设教”政治意图.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生活逻辑与政治逻辑的研究框架考察了清末民初流行于天津地区的妈祖信仰.其中,政治逻辑主要体现在统治者的神道设教上,而生活逻辑则体现在民众对妈祖有求必应与的愿望以及对妈祖信仰的利用之上.两种逻辑的提出可以作为一种观察视角或观察方法,以此去考察一个特定的神祗信仰,从而重新认识信仰背后的运行逻辑.  相似文献   
4.
江凌  李辉图 《中国民族》2013,(10):54-55
在被称为大清王朝龙兴之地、满族文明摇篮的赫图阿拉,至今仍流传着"大清宝藏"和"索伦竿子"的传说。前者因为努尔哈赤的大妃阿巴亥神奇、决绝的守护而引人入胜;后者则因为实物的遗存而增加了几分可信度。从易学的视角来看,两个传说的内容都可以依据"天人同易"、"神道设教"的原理给出符合逻辑的说明。本期解读:大清宝藏与索伦竿子传说大清宝藏传说的易理分析在《中国民族》杂志2008年第1期,作者雨蔚在《赫图阿拉:探寻大清宝藏之地》一文中详细讲述了大清宝藏传说的来龙去脉。  相似文献   
5.
江凌  李辉 《中国民族》2013,(5):52-53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据民俗学家乌丙安先生的调查,包括汉族在内,我国共有36个民族过端午节,但不同的地区风俗有所不同。围绕着端午节,产生了很多有趣的传说和民俗活动,比较典型的是吃粽子祭屈原、伍子胥和曹娥,以及赛龙舟活动。从易学的视角来看,端午的时令、传说以及与之相关的民俗活动,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有机整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历史理性的崛起发端于周代。历史理性之所以在周代崛起,除了统治者提倡的因素之外,还有两个文化因素为之奠定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一是人文色彩浓厚的"神道设教":在周代披着宗教神学外衣的"神道设教"除了向世人灌输的迷信观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将大量有功于民的历史人物列入祀谱,以推行教化,它向人们传递的是一种继往开来的历史理性。二是周人对典策的高度重视:周代典策中蕴涵着丰富的社会历史知识和政治管理经验,它在周代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举凡重大事件,统治者必定向历史典策中寻找依据。典策在当作行政运作的依据的同时同样培养着周人的历史理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道德宗教化”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指出了道德宗教化的历史根源,论证了道德宗教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优越性与局限性。最后指出在当代中国的道德建设中应正确对待和高度重视宗教信仰的道德效应,努力将宗教信仰与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宗教在当代中国道德建设过程中的辅助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神道设教是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观念.这一观念最早见于易经<彖传>对观卦的解释,其原始含义是圣人的教化之道,十分神妙,达到了"天下服"的境界.但是,后人对这一观念的诠释可谓五花八门,笔者把它们概括为神妙无形说、自然无为说、至诚如一说、礼乐刑政说、祭祀礼仪说、巫筮鬼神说等六种观点.从目的和手段以及思想要素的视角分析对神道设教观念的各种诠释,不仅可以梳理出神道设教观念流变的线索,而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儒道各家,以及民间社会政治话语言说方式的多样性,进而深刻地理解不同诠释视角反映出来的传统中国政治文化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9.
付丽 《学习与探索》2004,(6):149-152
与前后期文人世情小说不同,《醒世姻缘传》神道设教采取了一种民间性策略。作者取用神道立足于民间受众,神道设教中多关涉民间意义上的宗族伦理与儒家社会伦理,把民间祈福畏祸的文化心理作为扬善惩恶的教化落点,从而有效呼应了作品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教化主旨。在世风浇漓、道德沦丧的晚明社会,这种文学救世的策略,无疑十分切实而有效。这也是《醒世姻缘传》神道设教的成功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上博楚简《鲁邦大旱》显示出,在特定的社会形势下,孔子亦以"神道设教"来解决政治与社会问题。子思与孟子既继承了孔子的"神道设教"思想,又批判地吸收了墨家的"天志""明鬼"学说。荀子认为思孟学派的神道设教的倾向背离了儒学的核心价值,遂对思孟学派提出严厉的批评。楚简《鲁邦大旱》、《五行》等蕴含神道、天道及神秘主义思想的简文之所以失传,其根本原因在于简文的思想背离了儒学的核心价值。《鲁邦大旱》的历史失忆揭示出,思想史既要关注精英人物的思想,又要注意到社会民众的一般思想。研究社会转型期的思想演变,既要关注本学派思想的内在理路,又要注意不同学派之间的相互批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