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文学作家可以被誉为时代的镜子,从古至今,文人都是用笔来详尽的描写社会,用犀利的语言,华美的诗词来反映当代社会。本文以《秦妇吟》为例来反映社会现象和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2.
刘波 《兰州学刊》2006,11(4):56-58
本文以陈寅恪所撰之《读秦妇吟》为研究底本,参照各家关于《秦妇吟》失传之说,从女性主义的视觉分析这一公案,解析女性在危难中忍辱抗争的悲壮精神,以彰显韦庄《秦妇吟》中所蕴涵的生命之美。  相似文献   
3.
韦庄为了拜谒镇海节度使周宝,根据自己的经历以及"秦妇"的遭遇,创作了长诗《秦妇吟》。在诗中,诗人为了突出周宝的政绩,对当时其他政治势力使用了大量不敬之词,但不期这些言辞随着《秦妇吟》的流传,为诗人日后的仕进带来了意想不到的麻烦。为了消除这些言辞在各种势力间的影响,韦庄在昭宗景福年间入京应试时便开始讳言"秦妇吟秀才"的称号及《秦妇吟》一诗,而在及第、入仕之后,随着自身政治成熟度的加深,便有了自禁《秦妇吟》之事。  相似文献   
4.
张学松 《中州学刊》2006,14(6):178-181
韦庄名诗《秦妇吟》具有小说化的特征。一是它的虚构性,诗篇在历史背景真实的情况下虚构了人物、情节和环境;二是它独特的叙事视角和虚实相间的叙事艺术。其小说化的手法又是为表现其“志”和“情”服务的。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秦妇吟》可谓第一篇小说化长诗,它的出现与文体互渗、中国小说的成熟———唐传奇的繁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卢英宏 《云梦学刊》2011,32(2):97-101
韦庄的《秦妇吟》在唐诗中字数最多,是一首反战诗,也是一曲反战诗剧。《秦妇吟》以说唱的形式表现,以乐府的体裁完成;节构完整,人物出场错落有序;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虚构的剧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让人揪心;主题集中,场景宏阔,对战争的罪恶给予全方位的展示和立体化的批判;是中国和世界反战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巨作。  相似文献   
6.
韦庄是晚唐在多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的杰出作家。他不仅是具有独特成就的诗人,与温庭筠并称的大词人,还是《又玄集》的编选者。象这样同时在诗、词创作和唐诗选学领域取得不容忽视的成绩的作家,在唐代几乎是唯一无二的。此外,他还是杜甫草堂最早的复修者,为保存伟大诗人旧居立下功绩。然而,这个最有资格陪祀杜甫的诗人,今日草堂却没有他应有的位置。而在唐代诗史上,至今没有得到他应得的推重。韦庄的委屈,与他那篇既享盛名又久遭埋没、既伟大而又不幸的《秦妇吟》的命运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秦妇吟》的失传原因作了新的探讨,得出新的结论。认为韦庄热心政治、关心时局,创作《秦妇吟》的初衷在于提示唐末战乱胜败内在原因。诗中通过对双方力量的艺术对比,得出了“官不如匪”、官兵自毁长城的结论。因此奠及了统治阶级的隐痛,遭到了“公卿多谤”、群起而讳之的待遇,在外部压力下,韦庄为全身远祸,采取妥协态度——起而自讳,致使该诗湮没千年而不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