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凡对中国近代史有所涉猎的人。想必都知道一本名叫《中国近代史大纲》的小册子。其作者蒋廷黻(1895~1965),湖南邵阳人,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学博士,先后任教于南开、清华两所名校。提起蒋氏,就连一向孤傲自矜的狂人李敖也曾给出极高评价:“胡适之是给中国哲学史开山的人,蒋廷黻是替中国外交史导航的人。”  相似文献   
2.
【正】1947年的秋天,周汝昌的命运被一只装着书的篮子所改变。他的名字从此与《红楼梦》相关联,直到他于2012年5月31日去世,几十年中,人们想到他时,头脑里浮现的第一个词是:红学家。尽管他并不愿意如此被人称呼。作为在校大学生的周汝昌,那年秋天来到燕京大学图书馆,他想借阅的是敦敏所著《懋斋诗钞》。查找了书  相似文献   
3.
骆玉明 《社区》2010,(32):9-9
胡适早年发表过一通宏论,说一个国家怕老婆的故事多则容易走向自由民主,反之则否。例如,“德国文学极少怕老婆的故事,故不易民主”,而中国怕老婆的故事特多,所以将来会有实现自由民主的希望。读胡颂平著《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会发现胡适一直坚持这一见解。他还说想要编一部世界各国怕老婆故事大全.可惜没有弄成。  相似文献   
4.
萧伟光 《云梦学刊》2015,(2):157-158
2005年,钱学森老先生曾感慨道:"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够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又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这就是教育界著名的"钱学森之问"。"钱学森之问",不能仅在现在的教育界找答案。事实上,我们至少应当从钱老提示的民国开始思考。胡适之先生作为民国学人群体中最富灵魂性的人物之一,是20世纪中国历史无法绕开的一个  相似文献   
5.
刘义 《人才瞭望》2014,(9):50-50
在民国时期,考大学也是学子们拼命努力的方向。本文提到几则民国大学入学考试题目,颇为有趣,也颇引人深思。第一则是1932年清华大学的国文考试题,题目不难,但其中有一道怪题——"对对子"。上联是"孙行者",要求考生对下联。据说后来只有3人答对了,  相似文献   
6.
阿拉丁 《现代交际》2007,(12):47-47
胡适之先生曾感慨地说: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换言之,历史学家的使命就是要将历史真实地还原,而不是把历史摁在美容院的座椅上涂脂抹粉或填充硅胶。这样做的结果往往就是,历史像个三花脸的小丑,或者是长着一对大而无当的义乳,没有哺乳功能的怪物。现在都知道韩国女人美起容来是最不惜工本的,  相似文献   
7.
李开周 《社区》2012,(8):17-17
江湖上谣传,胡适在美国留学时.为了督促自己刻苦学习,在日记里制定了一个详尽的时间表,早上几点起床,晚上几点就寝,上午读什么书,下午读什么书,都定得死死的。第二天,他没有看书,去跟同学打了一天牌。第三天,他接着打牌。第四天。继续打牌。第五天,他对自己虚度光阴非常不满,在El记里发狠道:“胡适之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日,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但到了第六天,他还是打牌。  相似文献   
8.
9.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相似文献   
10.
朱枫 《社区》2009,(2):13-14
一本不薄不厚的书在我手中翻看了许久,它让我与一个“纠缠着现代中国史,纠缠着艰难的现代化进程的”远去的学者,作心灵的交流。他温婉的微笑,他平和的神态,以及他轻浅通晓的文字,展露了一个博大的世界和悲剧式的人生,使我徜徉驻足于上世纪数十年间。这位学者就是号称新文化运动第一人的胡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