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24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22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人们总是怀着某种期待,希望在哲学最主要的一些领域,海德格尔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想.然而,海德格尔所谓真理的本质除了絮叨了一些似是而非的概念,没有给我们任何新鲜的本质.如果说他的真理观在某些方面似乎接近真理,也是受到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多个镜像的暗示.  相似文献   
2.
"庖丁解牛"这则寓言中蕴含着"技"、道"二者的关系:"技"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其本质乃是"道"的一种澄明方式,即解蔽;"道"存乎宇宙之间,无时不敞开着,即使遮蔽着也是它的一种显现方式,却鲜有人能够察觉。人应该以"缘督以为经"的方式,由"技"而入"道"。  相似文献   
3.
社会层级结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论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确立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问题域”或基本论域是处于建构初期的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首要问题。通过对马克思社会层级结构理论的初步认识,对社会层级结构自身政治特质的哲学解蔽与当下呈现,笔者认为,作为凝结和展现当代人社会政治地位“全息图”的社会层级结构应该成为当代中国政治哲学的基本论域。按照政治哲学的学科属性和时代使命,精心设计并积极培育建设时期当代中国政治所需要的核心理念,进而根据这种理念,找到实践中改造现存社会层级结构的着力点,当是其基本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解蔽"思想及其社会学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了荀子关于“解蔽”的思想,认为这一思想的前提就是在天人关系上的一种理性态度,在此基础上认为认识中的偏蔽是一种普遍现象,要尽量除去偏蔽,就要从认识的心理过程上着手,即“治心”与“知道”,而这一思想在社会学方法上的意义在于:一是从更全面的立场来研究作为研究对象的人,二是充分强调理解方法的意义,三是有助于更好地处理好学科的分与合。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从生存本体论出发,追问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本质,指出了现代科学技术异化的形而上学根源,认为科学研究的企业化、商业化和技术解蔽的座架化使科学研究及现代技术走向了歧途,主客体的分离和世界的图像化是现代科学技术异化的哲学根源,要使人类摆脱科学技术的异化、座架化,就要批判形而上学知识论思维,借助于诗与思方能使人类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6.
夏目漱石的晚期小说《心》形象地诠释了荀子的解蔽思想,指出只有在真诚的反思中敞开人生,在忏罪意识中批判自我,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批判和对国家前途和国民命运的担忧。这是日本近代知识分子在社会急剧转型时期不断确认自我、反思自我、追求自我归宿心路历程的反映,是作品真实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7.
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喜剧主角中所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体现了人的非本质;喜剧是一个不断解蔽启真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喜剧艺术更多的带有愉悦性,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相似文献   
8.
海德格尔的思想路向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发生了一个明确的转变,由从此在来追问存在变为从存在本身来追问存在,这是一个重大的哲学事件.在后期,海德格尔更多地关注由艺术来审视存在问题.我们认为,世界-大地结构的显明在其转向中有其深刻的意义,本文就二者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深入的论证.  相似文献   
9.
《荀子·解蔽》中"虚壹而静"的释读,是荀子道论、解蔽论等领域的研究中所无法避免的基础问题。前贤对此多有争论;争论的焦点在"壹"字的义释上。考虑到"虚壹而静"为"求道"的方法,《解蔽》以"壹则尽"将其法与"道"普遍与整全的属性相衔接,以及篇文各处相关的例证与陈述,"壹"释为"统壹"或更为允当。于是"虚壹而静"的涵义,则可释为不以既有知识妨碍新知的汲取;面对所收集的诸多知识,能理清其间关系,使之成一体系;以及在此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保持思虑的清醒。立基于"虚壹而静"的涵义,即可进一步发现《荀子》道论、解蔽论等与认知相关的领域上诸多尚未受到足够关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海德格尔思想的意图在于探讨人类所遗忘的"思",追问存在的思,澄清事物遮蔽的解蔽之思。澄明就是揭示遮蔽到无蔽的转换之思,在此转换过程中,就有对事物的由"显"入"隐"、由"隐"入"显"的思。本文着重探讨事物解蔽之中所谓的"隐"与"显"之思,尤其是"隐"时之"凸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