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11篇
管理学   20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115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248篇
社会学   25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2020年7月,我从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中高职贯通数控技术专业毕业后,进入千纸鹤文化传媒(上海)有限公司工作,担任活动与文案策划。回想起毕业前求职时,我参加了校内外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企业宣讲会和面试,最终才获得了现在的工作机会。在求职过程中,我走了不少"弯路",有挫折、有惊喜,也收获了很多。  相似文献   
2.
"浑言则同,析言则异"要根据语言的实际运用情况加以分析。有一个限定性义素不相同,可以是近义词,也可能是同义词。同义词形成的一个原因是一些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词义相同的词进入到同一个语言系统中。反义词如果只是词义相反,而在语言运用中不作反义使用,就不是严格的反义词。  相似文献   
3.
因受五四新思潮激进反传统的刺激,吴宓等留美生于1922年春出版<学衡>杂志,发表了大量的反思、批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言论,充分展示了对现代性追求的独特禀性,形成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重镇学衡派.学衡派既反对激进反传统的情绪化态度,又不赞成以西方晚近某家某派标举西方文化的文化观,而是主张新旧相对论,认为古今中西文化当明其源流,融会贯通,以建设真正的新文化.学衡派现代性源自传统的观点与新文化运动现代化即西化的立场构成对立互补的关系,代表着另一种文化启蒙,当给予正确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的核心价值与古今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着重分析在过去的文学史研究中古代与现代相互隔绝的成因与弊病 ,提出从重新阐释中国文学的历史与传统入手 ,沟通古今文学 ,研究其演变的过程 ;提出文学史的核心价值是文学与人性发展的关系、文学在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并主张以此核心价值为主线来研究古今文学之演变。  相似文献   
5.
桑兵 《文史哲》2008,(1):23-29
近代以来,分科治学,已成体制,纵横两面,相互隔膜。所做学问,或许符合后出外来的学科轨则,却不理解前人的习惯做派。诩为占领制高点的专家之学,渐成割据分封,画地为牢,而占山为王与落草为寇实无二致。至于所谓跨学科,则往往是坐井观天,或踉跄跳跃,以局部求通论,以归纳代贯通,势必以偏概全,看朱成碧。分科治学之下,学人的眼界日趋狭隘,没有成竹在胸,难免盲人摸象,无法庖丁解牛;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之事,日益习以为常,甚至天经地义。博而后约,以专致精,由精求通,整体之下探究局部,仍为治学取法乎上的不二法门。如此,才能接续前贤的未竟之业,以免日暮时分盲人骑瞎马行险道,将天边的浮云误认作树林,或以找漏洞、寻破绽、钻空子、对着干为治学的正道坦途。  相似文献   
6.
"解释学循环"有古今两种不同的解释,古典解释学认为解释学循环是可以消解的,人们可以达到对作者作品原意的全面理解;当代解释学认为解释循环是不可以消解的,每个人对同一文本有不同的理解,文本的意义只有在解释者的自我理解中方可实现。"解释学循环"的"古今之争"体现了古今两种不同的真理观。  相似文献   
7.
唐人小说叙事意象的美学功能体现为其对叙事主题的凝聚,对叙事结构的贯通,以及对叙事节奏的调控,这一极具文化意味和美学意味的叙事方式,从另一角度呈现了唐代小说家“有意为小说”的主体创作意识。  相似文献   
8.
《成才与就业》2022,(12):52-55
从2020年1月至今,新冠疫情给我们所处的世界带来了诸多改变,也让很多人在不同程度上改变了自己。对此,青年学生有着怎样的切身体会?这里,仅汇集7名同学的思考与感悟——拓展发展方向我是中高职贯通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的学生,以前的职业目标是成为一名首饰设计师。  相似文献   
9.
曹宇  代学民 《人才瞭望》2016,(2):183-184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中,针对本科生的普及教育是为了满足培养绝大多数一般水平学生的需要而设置,但对于一些高水平、高素质、有进一步深造需求的拔尖本科人才,普及式的培养方式较难达到他们的需求.有些高校和教育机构意识到了拔尖本科人才和研究生的贯通式培养的重要性,但在真正实施拔尖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往往出现脱节的"两段式"培养,本科生中实行基础教育,研究生阶段实行专业教育.割裂式的培养现状不适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要求,拔尖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贯通培养是一种"精英型"教育模式,这种培养机制不仅对于拔尖本科生的培养质量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得以保证的有力措施之一.在教育部提出实施"质量工程"的当下,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是北京市为更好地适应国际化产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推行的新型教学模式,涵盖了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本科阶段教育.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学生高中阶段采用创新课的形式,使学生能尽早地接触各个专业,培养学习兴趣.本文对该校的创新尝试进行了总结介绍,与同行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