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蜀汉经学主要受到两汉巴蜀经学和荆州学派的影响,异于郑学而义合王学,兼顾今古文经,多图谶之学,通经用世。蜀汉经学家向朗、尹默、李仁及其子李撰皆受学荆州学派领袖宋衷、司马徽,颇得荆州学派真传。受巴蜀经学的扬雄拟经和杨谯谶纬学影响,王长文有拟经之作,谯周集谶纬学大成。蜀汉经学是三国时期经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规模稍逊曹魏,然而成就斐然,独具特色,对蜀学与曹魏、东吴、西晋三朝经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韩愈的名文《讳辩》颇得世人好评。近年有些学者在注释此文时称道韩愈在文中“表现了他对人才的爱惜和敢于向不良倾向作斗争的精神”。这里涉及韩愈和李贺蜚声文坛的一段交往。细考两人经历,揣摩《讳辩》原文,却总感到韩愈写作此文,多少怀着一缕隐私,并非如宋琬昌所言:“愈作《讳辩》,可谓爱贺矣。”(见《谷昌集注序》) 中唐诗人李贺是唐朝宗室郑王的后裔,但他父亲只做了个边疆小官,而且死得早。李贺与幼弟依母而居,生活清贫。然而他才华出众,有一展所长、为国立功的抱负和勇气,有藐视权威的精神和兀傲自负的性格。他渴望知遇,借以致身通显。大约在十九岁时,李贺已经  相似文献   
4.
《琼州学院学报》2015,(1):38-43
"郑王之争"是魏晋学术史的一桩公案,有其深刻的政治、学统与经解观点等方面的原因。王肃申毛驳郑,继承了《毛传》的历史理性与简易的学风,十分清晰地反映出魏晋学术新变与经学返古之间的内在关联。汉末以来的诗经学史经过郑王之争的转换,由两汉的今古文家法之争逐渐过渡到南北朝古文学内部争毛、郑之得失的主题上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