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4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8篇
人才学   9篇
丛书文集   108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263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8年9月,莫怀戚长篇小说<白沙码头>研讨会在重庆召开.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白沙码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传奇小说,其内涵深厚,信息量极大,它所展示的民间生存智慧和作家的民间艺术立场相当鲜明而感人,特别是对我们反省现实、反省历史、反省我们当代人自己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
陈忠实的《白鹿原》是一部独创性作品。作家在民主革命与宗法文化的悲剧性冲突当中,实现了对民主革命与宗法文化的双向消解。展现了中国农民原生状态的本体真实。表现了悟道之后的迷惘,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执着追求。  相似文献   
3.
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爱情具有独特的品格,它是社会性的,充满了悖论。一方面,它体现了爱情幸福与社会义务的一致性,同时又表现了两者的冲突;另一方面,屠格涅夫赞成小说主人公为了社会义务而"自我改造",但是他又强调了这种"改造"的不可能与反人性。  相似文献   
4.
一部文学作品 ,能够向人们既提供新的题材 ,又提供新的技术操作、创作路数 ,当然是作家成功的要件。然而如能提供新的景观 ,提供舍定法之法 ,同样堪称佳品。作家王晓春创作的长篇小说《女乞丐王》无疑是一部向人们奉上的一份天宇之下未曾被当代作家眷顾甚至被历史尘封多年的一块新的审美视境的一部有价值的艺术作品。远的是伟大法国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以崇高的笔致展示了乞丐这一被抛在底层的义行 ,近者有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描绘了丐帮的侠肝义胆 ,而《女乞丐王》则以全景式立体式方式绘制了一幅中国北方某县乞丐群落的风俗画。小…  相似文献   
5.
6.
张上游  张书楷 《老友》2008,(11):43-43
今年81岁的吴宝珊老人,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从余干县杨埠乡退休后,一直勤于笔耕,先后发表和出版了小说、诗集等共50万字。他说既然来到这个世界,就不愿意碌碌无为地离开。在工作岗位上,他勤奋  相似文献   
7.
文化在这里是本色的——《白鹿原》论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鹿原》描述了传统文化的地域特色,社会结构和礼俗形态,挖掘了传统文化的“仁义”精神、“济世”精神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展示了本世纪前半叶传统文化在白鹿原这块文化沃土上从振兴到受挫再到退缩的历史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传统文化在白鹿原五十年间的发展过程是其两千年发展历程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不许动,举起手来!”一声粗犷低沉的喝叫犹如晴天霹雳,震得余游刃、程梦诚耳膜发胀,浑身一颤。抬头一看,七八米开外的垭口的一块巨石旁,站着两个手持左轮枪的彪形大汉,黑洞洞的枪口冷冷地对着他们。“啊!糟糕!”余游刃暗暗叫苦,此时他们正走在一条两旁都是几米高的石壁似的羊肠小道上,对方居高临下一站,  相似文献   
9.
正每个人毕其一生,总会有几件极为在意的事情。作家也是如此,尽管写作无数,真正让其内心无法割舍、时常牵挂的作品,或许只有那么几部,至于其他,写了也就写了,是非好歹任由他人说去。而这几部则不同,在我这里《圣天门口》就是这样的作品。哪怕出版多年了,也还会有许多无法释怀的挂念。《圣天门口》的写作始于1999年10月,成稿于2005年元月,其间三易其稿,写了又废弃的文字约20万字。刚开始写时,女儿还没有出世,到写作后期,女儿已经能够依在我的怀里,大声念着电脑屏幕上我  相似文献   
10.
人性是文学创作中永恒的主题。波墨在《物的标记》中说:“一切本质的最大秘密是这样一种事物,它在自身中是永恒的,可是在它的发展和显现中,它从永恒的本质性中变为两种本质,即善与恶。”优秀的作家往往能够以笔为刀,在人物的心灵印章上刻出“人性的善与恶”。读罢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瑞典著名汉学家马悦然认为是“少数几个可能问鼎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之一”——李锐的长篇小说《张马丁的第八天》,笔者的心灵仿佛还沉浸在天母河“水随天去秋无际”的艺术境域里,作品中的人物依然萦绕眼前,久久不去。静下心来,思之再三,笔者觉得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功之处,就是书写了在人性的遮蔽与去蔽之路上行走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