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7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6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212篇
社会学   58篇
统计学   1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n this paper, we extend the logic of existing sociological theory on status to explain how status processes can inform selection in competitive choice situations. We argue that in the absence of knowledge about the specific abilities of others and assuming a desire to win, when given the opportunity to “pick their battles,” people will draw on overt status differences as a basis for selecting a competitor from a pool of possible competitors. Results from three studies indicate that, as predicted, status differences affect competitor selection, with individuals choosing to compete against those who are relatively lower status based on diffuse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consistent with expectation state theories, results from two studies show that the expectations that people form for their potential competitors based on status differences mediate this relationship. We conclude by discussing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research.  相似文献   
2.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gregate unemployment and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males and females of differing ages and marital circumstances. According to the discouraged-worker effect, a higher unemployment rate causes some workers to leave the labor force leading to a reduction in both the labor-force participation rate and the unemployment rate. To shed light on this statistical incongruity, a unique data set consisting of monthly observations from the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 is used to extract the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s of males and females of three different age categories and three different marital classifications. Impulse functions from vector error-correction models indicate that discouraged workers are more likely though not exclusively to consist of married males and females between 50 and 65 years of ag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vidence of a net added-worker effect is found among married females or males in any age group.  相似文献   
3.
赵梦晗  杨凡 《人口学刊》2020,42(2):41-53
随着中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探讨老年的定义和标准,但很少有研究直观地描述和分析老年人对自身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的看法以及其主观年龄的差异。本研究使用2014年至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的三期数据,比较分析不同队列在不同实际年龄(日历年龄)下认定的自身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的变化以及不同实际年龄老年人的主观年龄的差异。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受访者自我认定的老年的年龄标准平均为70岁,远高于社会上通常认定的60岁或65岁的标准;主观年龄和主观外表年龄平均在68岁左右,低于受访者的平均实际年龄(71岁),超过六成的受访者的主观年龄与主观外表年龄比实际年龄“更年轻”。进一步的统计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状况越好、与子女同住、有广泛的朋友支持网络以及更愿意参与村居委会投票的老年人所认定的自己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也更高。更多的社区娱乐场所或设施和室外活动场地也能显著地提高受访者认定的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更高的受教育程度以及更好的健康状况是促使老年人的主观年龄和主观外表年龄小于实际年龄的重要因素。本文直观地描述了不同实际年龄的老年人所认定的自身进入老年的年龄标准以及其主观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异,为与年龄相关的老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的提议主要立足于三个命题:“犯罪低龄化”现象严重,降低刑事责任年龄是解决“低龄犯罪人”问题的应然手段,低龄未成年人已具备相当的辨认、控制能力。通过对实证数据与相关论据的收集分析,前两个命题得到证伪,第三个命题无法证明,由此可以否定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观点的合理性依据。从我国历史与近代刑事责任年龄设定的发展历程来看,调整年龄节点的主张从未停止,援用的理由相差无几,经历过多次变动与论证后延续至今,具备符合我国社会发展实践的合理性与稳定性。从我国的义务教育设置与年龄之间的对应关系出发,刑事责任年龄确定的基准点应以义务教育的结束为合理节点,采取“从高到低”的刑事责任年龄设定逻辑。综合上述理由,兼顾少年司法“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刑事政策导向,最终得出当前的刑事责任年龄设置合理,不需降低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同美  益卓 《民族学刊》2018,9(3):65-72, 117-119
从藏族古代文化的视角来看,金器太阳神鸟图似乎与斯巴嘎巴和迥瓦风轮的观念有关,斯巴嘎巴和迥瓦风轮观涉及藏族本教的空间时间观和宇宙本体观。斯巴嘎巴是藏语的汉语对音,指空间和时间。迥瓦是藏语的汉语对音,指风火水土四元素。风轮是藏语的汉语意思表达,指“风”为元初原动力的宇宙形成观。在藏语言里,黄金面具实为金面。古藏人非常重视头发及其发型,即便是对死者补妆也是如此,在为死者补妆时,发辫被排在了补妆12点数的首选位置,且头发与绿松石相对应。  相似文献   
6.
梁宏 《南方人口》2016,(1):51-6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劳动力状况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然而,基于劳动力就业身份的雇员群体的描述性分析非常少。因此,本文利用2012年中国劳动力态调查(CLDS)数据,详细描述了他们受雇条件、受雇情况、劳动收益、工作状况及劳动侵权状况、工作评价及工作价值观;同时,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层及不同地区雇员群体在上述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对这些差异进行了一定的讨论,希望对相关劳动政策的制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年龄组差异的角度分析了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客观健康状况等变量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并非随着年龄增长呈现出下降趋势。其次,接受代际支持和给予代际支持都对老年人心理健康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第三,对于不同年龄组来说,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心理健康产生的效果既有共同点也存在着差异。相似之处在于充足的经济支持对65-74岁、75-84岁和85岁及以上这三个年龄组老人的心理健康都是有利的。然而,更突出的是这三个年龄组之间的相异点:对于65-74岁这一组别而言,老人与子女之间的经济交换最为频繁。这种经济上的互惠提升了老人的积极情绪、抑制了消极情绪的产生。就75-84岁的老年人来说,子女在日常照料的作用表现的十分显著。和子女共同居住、在生病时由子女照料的老人表现出更少的消极情绪。至于85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得到充足的情感支持对于提升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更为显著;最先和子女分享想法的老人有着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就现实状况来看,当父母逐渐衰老,作为子女,应当更加关注对父母的日常照护和情感关怀。尤其是对于这些高龄老人,他们对子女的情感态度更为敏感;子女提供的充足的情感支持对其心理健康有着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台风导致的暴雨,是中国东部地区最重要的天气灾害之一,对西南地区也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文献资料中的相关记载,利用台风登陆地点与路径的相关信息,重建了若干次影响到西南地区的强台风事件,并进一步研究了清代登陆海南台风的时间特征,发现登陆海南的台风序列在17世纪后半期与19世纪后半期都有一个明显的高峰期。而这两个高峰期与小冰期气温的两个谷值完全吻合,说明气温变化与台风系统活动的关系,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9.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时期,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作为"康乾盛世"的核心,京师北京不可避免地在亚洲乃至世界的某些范围内受到人们的特别关注。在清代,朝贡体系覆盖了东亚的大部分地区,北京城处于这个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北京城对于朝贡国的影响力,不仅依托政治上的强势,也表现在思想文化上的强势。京师强势文化的产生,除了国家强盛的大背景之外,还有一系列的特殊的出自朝廷的高端文化举措。康乾时期另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是,进一步与西方文化接触,开始了超越朝贡体系的国际交往。历史显示,北京是古老文化的宝库,又是引领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锋。北京的历史发展有其独特的经验,对其进行认真的总结,可以获得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This paper examines a particular blog phenomenon that has not yet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Countdown blogs which are written before a significant birthday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thirtieth birthday). The bloggers fill the remaining time, often a year, with the accomplishment of particular tasks, reflections on their lives or photo projects. In their blogs, the young adults demonstrate an age awareness that is often overlooked in aging studies. The paper argues that young adults use countdown blogs to cope with their aging experiences and, in doing so, they apply a particular economic rhetoric and emerge as entrepreneurs of themselves - an identity concept that Foucault presented in the late 1970s. Foucault, however, did not consider the themes of age as symbolic capital nor the marketing strategies that entrepreneurship of the self imply. In a close reading of a sample of twenty-one countdown blogs, the paper suggests new complexities in Foucault's concept. At the same time, it argues that young adults today have developed creative strategies in terms of multimedia projects and heightened self-scrutiny to cope with the finitude of time, the expectations of age-appropriate behavior and the coercions of neoliberal consumer cul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