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刘将 《管理科学文摘》2011,(22):194-194
工程进度管理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施工单位管理项目的水平和施工企业的形象,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本文从工程进度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分别对管理中的重点与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震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与维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震是威胁人类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严重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还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震灾后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恐惧、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反应,另一方面还包括不良的躯体症状与行为反应.按照一些基本的途径做好震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性工作.在震灾后及时地总结经验,建立心理援助的制度化服务体系是震灾后心理健康长期雏护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哲学的解释学转向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理解”与“解释”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维度。心理学的解释学转向有深刻的理论背景和哲学溯源。在解释学转向下,心理学研究出现了三个转变:从本质论到建构论的转变;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的转变。解释学转向对于克服主流心理学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周宁  刘将 《唐都学刊》2008,24(4):54-56
与主体性相对,主体间性是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中凸现的一个范畴.主体间性概念的提出,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新的转变.心理学研究是一种交往行为,所以其中必然存在主体间的问题.心理学的主体间性存在于交往之中,它表现为主体间的双向度的关系.心理学主体间性的转向就是按照交往理性的要求寻求一种交往关系,要求建立在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研究者之间以及被研究者之间开展的交往关系.  相似文献   
5.
文化心理学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或者影响人的知觉,而认知神经科学曾一度忽略人的知觉过程的文化差异性。在整合文化心理学与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新兴的文化神经科学为人的知觉的文化依赖性提供了跨越行为与神经层次的证据和解释。过去几年的相关研究表明,文化能够塑造基本的视知觉过程,作为供允性的文化因素对非社会性知觉与社会性知觉都能够产生调节和影响。在非社会性知觉领域,对焦点刺激及其背景的识别与处理上表现出了文化差异性。在情绪识别、社会地位知觉、社会群体评价以及推断他人心理状态等社会性知觉领域,文化不仅影响社会性知觉的结果,同时还调节其神经机制活动。  相似文献   
6.
周宁  刘将 《学术交流》2008,(5):6-10
心理学的发展与哲学的发展休戚相关,哲学的每一次新发展都对心理学产生深刻的影响."解释性转向"是继"语言学转向"之后的二十世纪西方哲学的又一重大变革.哲学的解释性转向给心理学研究带来了深刻影响,"理解"与"解释"也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的维度.心理学的解释性转向以人的语言或言语作为理解或解释的媒介,认为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是有待理解和解释的"文本".在解释性转向语境下,心理学研究出现了三个转变趋向:从本质论到建构论的转变;从方法中心到问题中心的转变;从价值无涉到价值关涉的转变.解释性转向引起了心理学理论深层次的、多方位的变革.通过解释性转向,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危机"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拓展了心理学研究的空间与视野.解释性转向对于克服主流心理学面临的困境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哲学心理咨询是近年来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界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引起了西方哲学与心理学界普遍的兴趣和关注,但目前仍然没有明确的概念和系统的理论。文章对哲学心理咨询的起源、内涵、理念及其与传统心理咨询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作为指导人类心灵的一种重要方式,哲学心理咨询为传统心理咨询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扩展了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研究领域,但它并不是对传统心理咨询的取代而只是一种补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