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3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所理解的"民主"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概括而言,近代中国人对"民主"的理解主要有如下七种:"民主"即为"民本";"民主"即为"君主";"民主"即为"民权";"民主"即为"自主";"民主"即为"民治";"民主"即为"平民政治";"民主"即为"共和".由此,问题的关键不是强求大众对于"民主"认知的一致,而是要理解每个人使用"民主"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颜德如 《21世纪》2001,(5):45-47
王国维( 1877-1927年),浙江海宁人。初名国桢,字静安(庵),晚号观堂。自幼身体羸弱,不苟言笑。16岁那年,他初露文采,名噪乡里,有“海宁四才子”之誉。次年,由于“不喜帖括之学”,罢乡试而归。戊戌年间到上海,入《时务报》馆,曾就读罗振玉私设的东文学社。因题于同学扇头的咏史绝句“千秋壮观君知否,黑海东头望大秦”为罗振玉发现,被识为“伟器”。其一生学业,便由此发端。1900年,“庚子事变”骤起,他带着对中国前景的幻灭感,东渡扶桑,开始了他的游学生涯。 心仪教本华,痴情《红楼梦》 人的一生,能经…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思想研究尽管不绝如缕,但还是有一些问题被忽视了。比如,身为"公仆"的官吏,到底有无"自由"?资本家是否真的残暴而没有"良心"?马尔萨斯人口学说,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是耶非耶?中国社会性质到底是"半殖民地"、"全殖民地",还是"次殖民地"?在澄清、反思这些问题的基础上,笔者认为虽然孙中山在思考这些问题时不够严密和缺乏逻辑,但是他的真诚和无私是举世罕见的;孙中山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他的思想揭露了时代的问题,更在于孙中山形象集中表征了中华民族解决问题的持久信念。  相似文献   
4.
强化责任并建立一个责任政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议题。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处理农业农村问题的总纲领,厘清乡村振兴中的政府责任意义重大。既有的学术研究,缺乏将乡村振兴中的政府责任作为一项独立的研究议题进行专门而系统的研究。本文通过构建“价值-制度-角色”理论分析框架,分析乡村振兴中的政府权力再嵌入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并据此提出乡村振兴中政府责任的新结构和新问题,认为依托“价值-制度-角色”三维分析框架,乡村振兴中政府履责在实践中面临价值引导异化、制度权威弱化和基层政府自利人角色困境的三重桎梏,阻碍了乡村振兴中政府责任的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政府应该加快价值理念重构、增强制度供给和制度权威重塑,实现自身角色重构和责任回归,以实现乡村振兴的理想形态。  相似文献   
5.
正关于中西方政治传统差异的原因的探讨,学术界一直十分关注。但是,真正能发人深思的论著却不多见。张灏教授《幽黯意识与民主传统》一文,从人性的角度,透析了中西方政治传统为何有别的深层次原因。他的核心观点是:西方基于对人的"幽黯意识"的高度警戒,有民主传统;中国由于"幽黯意识"之淡薄,没有开出民主宪政。这一观点,确实令人深受启发。不过,在具体的论述之中,有一些可能引起争议的地方。本文试图对这些地方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6.
7.
8.
学界对于马克思学说初入中国的争议集中表现为:中国社会何时知道马克思及其学说?中国人中谁最早宣传马克思?据笔者所见:中国社会知道马克思及其学说当在1898年,而且可以肯定地说,是20世纪初活跃在日本的中国人最早宣传了马克思。马克思学说早期引介详略有别、深浅不一,除了应当尊重思想学说早期传播的本来面貌外,一方面不可以今时的条件、水平去测量和考察它们,另一方面也不可以后见之明和某种价值立场去任意褒贬、审判它们。经过初期传播之积累的马克思学说,是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响以及劳工政治的兴起,由积微而成著的。   相似文献   
9.
辜鸿铭以其对西方文明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文明的多年研习,比较中西,畅谈不同文明之间的融合,在清末民初的中西文明关系论说中独树一帜,开拓了新的境界。他既能够指出西方文明的缺陷,又能够自如地阐发主张,明显超越了当时只对传统经典予以注疏的枯燥说教之人。辜鸿铭对中西文明的看法建立在追求良治的基础上,然由于带有很强的道德色彩和理想特征导致实施上面临诸多的困境。总体上说,辜鸿铭对中西文明关系的处理还停留在张之洞的"中体西用"框架之中。其深层原因之一,是对中国文明的褒扬过于理想化,对西方文明的批评又过于苛刻,始终不能在同一层面客观地比较二者的优劣。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