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沈周简论     
沈周是15世纪中国最伟大的画家 ,也是明代中期苏州文坛的领袖之一。鉴于他的这种双重身份 ,本文从其诗文与书画创作的各个方面对他进行整体剖析与阐述。另外 ,对于沈周为何不愿出仕以及他所树立的以文艺创作为一生主要追求的新型文人生活方式的典型意义等也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明清两代的笔记丛谈,便已带有研究《金瓶梅》的意味。崇祯本上的评点,尤其是《第一奇书》张竹坡的评点、文龙的评点,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金瓶梅》研究。虽然现代意义上的《金瓶梅》研究,是进入20世纪以后的事,但明清时期的《金瓶梅》研究,具有发凡起例、启导引进之功。  相似文献   
3.
张竹坡(1670-1698),名道深,字自得,号竹坡,以号行世. 张竹坡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三月完成对《金瓶梅》的评点.张竹坡上承金圣叹,下启脂砚斋,通过对《金瓶梅》思想与艺术的评点,在很多方面将中国小说理论推进了一步,从而使自己名垂青史,立言不朽.  相似文献   
4.
张竹坡名道深,字自德,以号行世。清康熙九年庚戌出生于徐州。生而颖慧,少有大志,时称竹坡才子。及长,应举子试,五困场屋,未博一第。康熙三十四年乙亥三月,转批《金瓶梅》,以寄愤懑,并试才力。旬有余日,批成十余万言,名闻遐迩。就在张竹坡科场失利而文坛获誉之际,他到扬州寓居了三、四个月的时间,与这座文化古城结下了不解之缘。张竹坡到扬州的时间与目的  相似文献   
5.
孙楷第先生的《中国通俗小说书目》,著录了宋元以迄晚清的八百余种语体小说,介绍了它们的名称、别题、卷数、回数、存佚、版本和作者、孤本、珍本并记其行款及藏所,有的且兼录笔记、琐闻、序跋,可说是我国小说版本系统研究的开山之作与集大成之作。正如孙先生自己在《重印日本东京所见小说书目提要序》中所说:“《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是包括现存和已佚未见书的专门书目,在这部书里,可以知道宋、元、明、清四朝有多少作家,有多少不同色类的作品。” 虽然该书在体例编排上不无可议之处,也并非已将中国古代通俗小说搜罗净尽,但自一九三三年北平图书馆铅印以来,迭经一九五七年作家出版社再印增订,以至一九八二年人民文学出版社重排补正,半个世纪中间,“有了此书,学者们的摸索寻途之苦,当可减少到最低度了。”(郑振铎《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序》)。  相似文献   
6.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徐州梆子,是产生与活跃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地方戏曲,是梆子声腔大家庭中一个颇具特色独立的剧种,尤其是其戏曲音乐,虽与豫剧、山东梆子颇多渊源关系,但个性鲜明,在梆子声腔体系中卓然特立。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戏曲选本《缀白裘》从明末到清末六种刊本的叙考,勾勒其不断增删定型的过程。尤对易见的通行本之成书过程作了详尽考证。  相似文献   
8.
我的《金瓶梅》研究,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20世纪80年代初期,我曾先后查访到清初《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家族的族谱四种,于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基本完成了这一专题研究。我的张竹坡与《金瓶梅》研究,在发表了几十篇论文以后,曾结集成两部专著:一是《金瓶梅评点家张竹坡年谱》(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年7月出版)。该书利用新发现的张竹坡著作、传记与宗族文献,考证理清了几种不同年代的张竹坡家谱,  相似文献   
9.
汤显祖是明代最伟大的戏曲家。他的“玉茗堂四梦”,特别是《牡丹亭》,以其夺目的思想光彩和丰满坚实的艺术力量,在时独占鳌头。但是,为了把它们搬上戏曲舞台,需要经过改动,却也是事实,在汤显祖生前,就有沈璟和玉绳等人的改本;汤显祖逝世不久,又有臧晋叔、冯梦龙、吕硕园等人的改本;就是在叶堂用“改调就辞”的方法为汤显祖原作谱曲之后,舞出上演出的本子,也是所有增删的。因此,研究《牡丹亭》的改编本,对全面认识汤显祖及其戏曲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0.
以宋元散佚戏文《孟姜女送寒衣》为源头,将《宋元戏文辑佚》中的戏文旧篇、明初戏曲选本《风月锦囊》中的《孟姜女寒衣记》、明末戏曲选本中的传奇散出等进行分析考证,以辨其文本的流变,再对相关的史实记载、民间传闻、笔记小说及戏曲剧本等材料进行考察,进而在体会古代戏曲的繁荣盛况的同时,从中探究戏曲发展史中的“改编过渡”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