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有利于推动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利于改善妇女民生和促进妇女发展。控制人口总量的适度规模、优化人口自然结构、合理分布人口、提高人口素质与促进妇女发展和进步之间具有高度的同一性及互促性。从其长远和根本来看,我国的生育政策调整有利于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益于国计民生,但在一定时期内,它也可能对妇女民生及妇女发展造成某些不良影响,应当采取有力措施给予妥善解决。  相似文献   
2.
《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的付诸实施为妇女人力资源的广度开发和深度挖掘创造了必要条件,为河南省妇女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也对河南省妇女科技素质及从业技能、应对工作生活压力的心理素质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今后应通过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发挥妇联的引领作用等途径,在推进“三化”协调发展中不断提升妇女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3.
两性平等、和谐、同步发展是与求学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基本民生问题密切相关的鲜活的社会实践。研究发现,妇女在教育民生方面其城乡差异和区域差异均比性别差异表现得更为显著,在劳动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与男性存在较大差距,在享受社会保障方面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较大。保障和改善妇女民生与提升妇女自身发展水平、解决社会建设滞后问题,以及消除城乡发展差别、区域发展差距、性别发展差异等具有密切关系。保障和改善妇女民生亟待制定和实施支持妇女与家庭发展的社会政策。  相似文献   
4.
出生性别比升高与妇女社会边缘化的关联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出生性别比升高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女性在公共生活领域乃至日常生活领域被某些特异的社会因素推向边缘化的一种自身地位下降或自我和群体价值缺失的显著标志。因此,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问题,其关键是要真正地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政府决策主流,大力形成男女平等的社会氛围和道德规范,逐步扭转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以保证实行有利于女性健康发展的社会政策,改善女性的生存环境及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5.
理论创新滞后、宣传教育空泛化、群众参与不足是导致现阶段我国家庭美德建设成效欠佳的不良因素,而萌发这些不良因素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研究者脱离实际形成的思维方式的僵化、对家庭美德中的人文特质认识不足、片面发展观的负面影响和大众传媒的价值误导.我们应通过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宣传和谐社会的理念,形成适合家庭美德发育的群众心理和社会氛围,并且在深刻理解家庭美德的实质、特性和正确遵循其形成规律的基础上提高家庭美德建设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式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密切配合以及以个体自身的和谐带动并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具体说来,就是采取法制与德治结合、社会管理与自我规约并用、发展与治理并行等方式去营造健康的社会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与此相应地,人们应通过物质鼓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制度管理与人本关爱相辅助、正确处理社会转型期的人民内部矛盾、不断扩大中等收入阶层的人口比重、拓展与完善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等途径,去抵达社会和谐的理想目标。  相似文献   
7.
论农村“留守妇女”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留守妇女"正扮演着农副业生产的生力军和新生活创造者的重要角色.科技进步的力量使妇女在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方面与男性并驾齐驱,妇女的伦理智慧及生活品性使她们在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方面起主导作用.有碍于农村"留守妇女"充分发挥她们聪明才智和整体效应的因素莫过于世俗偏见及她们自身的心理惰性.全社会应引导她们积极克服这类消极因素的影响,激励她们努力实现自身从传统农民向现代新式农民角色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8.
周全德 《中州学刊》2007,(6):126-128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则是社会的细胞。从社会学、伦理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视角研究社会微观结构的运行及变化,有利于整个和谐社会的构建。故此,我们特邀请国内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专家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儒学、基督教与婚爱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全德 《齐鲁学刊》2008,1(1):32-35
儒学和基督教均对人类婚爱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基督教以"诛心"式的禁欲扭曲两性婚爱的完整性,而儒学则以对自然性爱的宽容奠定了两性婚爱的心理审美化基础。基督教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两性爱情的探求带有理性主义的特征,而在儒家文化背景下人们对于两性爱情的追求则被打上情感伦理及意象美学的印记,换句话说,西方爱的传统是在爱情中实现人生,而中国人爱的习惯则是在人生中获得爱情。  相似文献   
10.
周全德 《中州学刊》2003,(1):162-165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多种原因 ,并论证它是现代化过程中市场失灵与文化失调综合作用的结果 ,可望通过国家制度安排与女性自身努力的互动去加以遏制和消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