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5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2002—2014年全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考察城市化、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城市化对缩小地区间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当地区城市化水平提高时,地区收入差距扩大;高等教育扩张对缩小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从不同地区结果来看,东部地区城市化水平普遍较高,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显著,而高等教育扩张对地区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中部地区的结果与东部地区的结果基本一致.相比于东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较低,其水平的提高不利于地区间收入差距的缩小,而高等教育扩张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从合理推进城市化和高等教育扩张两个角度提出四个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技术选择与产业演进:以BD与HD-DVD之争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技术、经济、市场、制度四维框架分析了产业演进的动力机制,以一个新旧技术更替的动态模型分析了对适宜技术选择的更替过程,并以BD与HD-DVD技术之争为例,分析了技术选择与产业演进的关系,得出:产业演进是个系统工程,其中技术是最为基本的动力因素;技术选择是个动态过程,能否符合产业演进的路径取向是新技术成为市场主导技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孙文远 《统计研究》2004,21(8):25-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战略性贸易和产业政策一直是国际经济学家所密切关注的主题之一,它作为贸易政策的"新思路",主要是源于国际贸易自身特征的变化,另外就是经济学领域思想的变化,尤其是不完全竞争和博弈论等分析方法应用的结果.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如果市场是竞争的,那么对于一个开放的小国经济而言,出口补贴应当是零;如果一国经济在贸易中存在某种垄断力量,出口补贴应当是负的,即征收出口税.但,Brander和Spencer(1985)运用"第三国市场"模型,开创性地提出一国政府总存在出口补贴的单边干预动机.  相似文献   
4.
中国与东盟产业内贸易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额正逐渐扩大。然而,中国与东盟贸易扩大是来源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还是产业内贸易,值得我们研究。本文通过大量的实证数据,揭示了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模式正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转向产业内贸易,分析了其动因,并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生产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现象,国际分工向产晶内国际分工转化.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生和强化也给整个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于生产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教学质量监控是保证教育质量的有力手段,在监控过程中学生评价方式的选择直接影响经济学教学中的教与学活动。文章从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出发,阐述在《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质量监控过程中表现性评价的适用性,以及如何在过程中开展表现性评价,并对在表现性评价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7.
8.
发展中国家战略性贸易政策目标产业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 ,发展中国家在初级产品方面的比较优势逐渐减弱甚至丧失 ,但其要素比较优势仍在劳动力方面 ,能在与发达国家的重合产业竞争中重新树立自己的产业比较优势。本文从这一角度出发 ,阐述了发展中国家应更多地从自身拥有的要素比较优势出发 ,选择重合产业作为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目标产业 ,以便更好满足战略性贸易政策实施的约束条件并达到其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9.
产品内国际分工条件下我国产业升级路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日益全球化的今天,产品内国际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趋势。论文分析了产品内国际分工理论在产业升级中的机理,指出我国应分别从企业、产业、政府各个层面上推动企业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并逐步占领全球产业分工中的有利位置和全球价值链中的高端环节,从而谋取更大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进程:基于工资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长三角劳动力市场历年分省工资时间序列数据,考察了地区间工资的趋同性。实证研究表明,从分省数据来看,沪苏浙三地的工资具有趋同性;具体到16个长三角城市的面板数据的回归分析,显示长三角内部城市间收入水平是收敛的。因此可以说,基于工资水平的收敛角度来看,长三角地区劳动力一体化市场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