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研究了液-液提取法和固相提取法对尿液中氯胺酮提取的差异,并明确了两种提取方法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两种提取方法均能有效地将氯胺酮从尿液中提取,但液-液提取法操作简单,省时高效,适合于筛选检验;而固相提取法污染少,操作人员与试剂接触少,但操作时间相对较长,适用于氯胺酮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H2O/N,N’-二甲基甲酰胺(DMF)混合溶剂中成功实现了丙烯腈(AN)和2-乙烯基吡啶(EPD)的共聚反应,研究了共聚反应动力学规律和AN/EPD共聚物的热解反应动力学规律,得到了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和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当H2O/DMF(重量比)=100/0时,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IBN]^0.695[AN]^1.89[EPD]^1.41,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84.8kJ/mol;当H2O/DMF(重量比)=0/100时,共聚反应动力学方程为R∝[AIBN]^0.542[AN]^1.15[EPD]^1.02,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138.6kJ/mol.在H2O含量较多的反应体系中,共聚反应机理倾向于悬浮聚合;而在含DMF较多的反应体系中,共聚反应机理倾向于溶液聚合.随着EPD含量的增加,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降低,但当EPD/AN(摩尔比)超过3/100后,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变化不明显,当聚合反应条件为CAN=5.0mol/L,CAIBN=0.006mol/L,CPVA=0.20g/L,H2O/DMF(重量比)=100/0,T=60℃,t=18min,EPD/AN(摩尔比)=5/100时,合成得到的AN/EPD共聚物热解反应表观活化能为72.9kJ/mol.  相似文献   
3.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聚乙烯基毗咯烷酮(PYP)为稳定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在乙醇(EtOH)/水中通过交联剂后滴加分散聚合法制备了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并对分散聚合反应动力学和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交联剂后滴加是指在聚合反应开始后将交联剂溶液以一定的速度逐滴加入到反应体系中.通过扫描电镜、激光粒度仪对所制微球进行了表征.系统讨论了后滴加配方、后滴加开始时间、后滴加速率、搅拌速率等因素对微球粒径、粒径分布及表面形貌的影响.分散聚合的初期聚合速率和反应最终转化率随交联剂和引发剂浓度的增加而升高.交联剂后滴加分散聚合过程可分为微球增长期、成球期和均相成核期三个阶段.当DVB/EtOH(体积比)为1.99/4.01,后滴加开始时间为2.0h,持续时间为2.5h,交联剂用量为12.0%,搅拌速率为120r/min条件下,制备了粒径为1.0μm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球.  相似文献   
4.
以氯甲基化聚苯乙烯为原料,合成了在聚苯乙烯基体和杂环功能基2-巯基苯并噻唑(MBZ)之间引入聚氧乙烯亲水性悬臂的新型螯合树脂,对所合成的树脂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对比研究了引入悬臂前后树脂对Hg2 等5种金属离子的静态吸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多步反应,引入亲水性悬臂之后,树脂的表面形貌没有变化,仍保留大孔结构,吸附选择性和功能基的利用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5.
硅胶基吸附材料是以硅胶为基质合成的一种对金属离子具有良好吸附性能的材料.本文从改性机理和合成路径两方面综述了硅胶基吸附材料的合成方法,并讨论了不同合成路径(异相法、均相法、共聚法)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偕胺肟型吸附分离材料以其特有的官能团结构成为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良好吸附剂,因此成为吸附材料中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偕胺肟型吸附材料的主要类型,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硅胶负载乙醇胺(SiO2-MEA)和二乙醇胺(SiO2-DEA)螯合吸附剂对Cu2 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吸附动力学、吸附热力学、动态吸附以及pH值对其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SiO2-MEA和SiO2-DEA对Cu2 的静态饱和吸附量分别为0.2086,0.3082 mmol/g;动力学和动态吸附过程符合Boyd方程,即为液膜扩散控制;热力学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即为单分子层吸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三乙烯四胺化交联聚苯乙烯螯合树脂对铜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热力学等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动力学吸附过程为液膜扩散控制;温度对饱和吸附量没有显著影响;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型.吸附活化能(Ea),△G,△H分别是19.050,-5.658,-8.540 kJ/mol;△S为9.670 J/(mol·K).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