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 制度对人具有强制性的力量。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度设计作为制度建设的重要一环,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上的。制度设计的基础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其一,人性基础。基于不同的人性假设就会有不同的制度设计;其二,行为基础。制度设计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行为模式的把握上,人的行为模式可分为经济人行为模式、政治人行为模式以及道德人行为模式。不同的行为模式也对制度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其三,理性基础。人的有限理性决定了在统筹城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只能采取过渡性中间制度。?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2.
社群主义的公民观及其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群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国家的一种主流政治哲学思潮.社群主义并非凭空出现,而是在一定的现实和理论背景的影响下产生的.作为一种公民教育思潮,社群主义倡导培养一种追求公共善、道德优先和社群优先的极具责任感的公民.为了培养这种公民,社群主义认为:在教育价值观方面,提倡公共善的优先性;在教育目标方面,培养有美德的积极公民;在教育内容方面,注重社群历史文化的教育意义;在教育途径方面,构建国家、社群、学校与教师“四位一体”的培育体系;在教育方法方面,强调公民的实践参与.  相似文献   
3.
学校并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构,它是由各种关系网络构成的一个"场域"。学校场域是指在学校教育中,由教师、学生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围绕着知识的生产和传递,所形成的一种关系网络。学校场域具有整体性、自主性、中介性以及开放性等特点,具有认识导向、行为规范、榜样示范以及感染功能。  相似文献   
4.
教师权威是保障教育教学顺利进行的一个必要条件,它分为传统的权威、感召的权威和法理的权威三种类型.教师权威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四种原因:一是我国历来有尊师的传统;二是教师个人学识及人格魅力;三是教师所从教的学科;四是权力保障.教师的权威与学生的权利并不是截然对立的.  相似文献   
5.
可贵的探索———《迎接新世纪:素质教育读本(中学版)》析评靳玉乐张家军目前,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是经济竞争,而经济的发展又离不开教育,“经济要发展,教育须先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才能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充分认...  相似文献   
6.
关注课程与性别间的关联性并把课程理解为性别文本是女性主义渗透到课程领域的新的研究 趋势。这一研究肇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国家。目前,“这部分学术已经成为当今课程领域中一个重要话 语”[1]。随着女性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社会的发展,在大学里已经开设或准备开设女性学课程的高校在我 国越来越多。但通过这类课程的学习到底要让学生认识什么、知道什么、获得什么、应该用什么方法使该类课程 有别于其他学科等等,仍然是众多高校在研究与开设这类课程时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在上述关乎女性学课程的 诸多因素中,课程的理念对整个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及基本内容组成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并对课程实施及其效果 产生着重要影响。因此,探讨女性学课程的理念就成了女性学课程所无法回避的问题和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以科层式管理理论来审视我国的学校教育,可以发现,我国的学校管理也主要是科层式的管理,主要表现为:层级化、官僚化、数量化、制度化、专门化.无论在组织层面上还是在社会层面上,科层式管理都是形式理性的典型代表.对学校而言,面对稳定的、可预测的、相对单一的环境,科层制是较好的管理形式.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组织环境的变化,学校所面对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必须不断地对学校管理进行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外部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过重,既损耗教师内在的生命活力,又影响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乃至教育组织系统的健康发展。以整体和系统的视角来剖析教师过重工作负担与教育系统内外部诸因素之间的复杂关系,可以发现,由于教师的工作负荷沉重、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形式繁杂以及由此带来的负面工作情绪等,导致教师生命系统失衡,偏离教书育人的使命。追溯其根源,既有内生性的教师多重角色与学习匮乏的冲撞,也有外源性的学校效益和考评压力、行政部门干扰专业自主以及家长短期过高的功利性期望。国家相关部门应系统施策,创建多元支持体系、优化考核评价机制、明晰育人主业主责以及推动家校社整体联动,以实现教师减负的真正落地和教育系统的全面更新。  相似文献   
9.
作为课程研究范式转变的重要标志,理解本位课程思潮以多元化、过程性、非体系化、和谐性、关注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和创造性为其显著特征.对我国现行课程改革有着一定启示,主要包括师生关系从权威、独白走向平等、对话;课程本质从静态走向动态;课程目标从预设走向生成;课程内容从封闭走向开放;课程实施从灌输走向对话;课程评价从注重甄别走向促进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大体上分工具类、知识类、技艺类三大类。国家也对中小学课程进行了多次改革,虽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诸多弊端。新时期课程改革呈现新的趋势:(一)课程的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密切结合。(二)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三)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化、人本化。(四)实现课程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