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通过对北京市博物馆、体育馆和展览馆空间分布现状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指出:北京市这三类文化设施的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南北、内外和城区间差异;同时,年龄、收入、家庭结构和受教育程度等是影响文化设施利用的非空间因素。在空间因素和非空间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化设施利用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异特征和不平衡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不同地区居民在享受文化设施过程中的不平等性,以及较为明显的供求不匹配现象。在此分析基础上,对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公众参与的宜居北京公园绿地满意度调研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城区各街道为调查评价单元,采用问卷调查和基础数据综合分析的方法,研究城市内部不同街道的公园绿地满意度水平,解析公园绿地满意度的空间分异现象与成因,得出如下结论:北京城区居民对其周边公园绿地状况基本满意;满意度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空间集聚性,但圈层效应不明显;受绿地建设客观水平的影响,满意度存在一定的群体差异;西北郊(温泉街道、苏家坨街道、上庄街道),东南三环至四环之间(豆各庄街道、十里八街街道、垡头街道)是急需改善的区域.  相似文献   
3.
目前,北京旧城区各级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现状不尽如人意。采用对应分析法和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了研究,整体来看,北京市各级名人故居保护与利用中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保护资金与主管部门;其次是保护手段、利用方式。界定和评审名人故居的机构、开放情况;再次是政策法规、宣传渠道;最后是故居及设备维护责任者。  相似文献   
4.
北京市文化设施空间分布与文化功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北京作为首都和全国的文化中心 ,文化功能是北京城市的主体功能之一。本文在分析北京市文化设施建设布局现状的基础上 ,将北京城市文化功能演进历史从解放初期到现在分为三个阶段 :5 0年代至 70年代、 80年代至 90年代和 90年代以后。不同时期的文化设施在空间布局上展现了不同的特点。目前 ,北京城市文化功能空间布局上存在着政治文化功能突出 ,南北城布局失衡以及缺少表现城市文化功能的主轴线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本文提出了调整文化功能布局、平衡南北城差异 ,完善各城区文化功能定位以及加快打造长安街文化轴线功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北京城市发展与首都经济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紧密结合新时期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从战略高度审视首都经济建设,特别是产业布局问题,力求从北京市城市定位的特殊要求出发,充分考虑经济发展、就业和环境要求,提出产业布局合理化、科学化的规划建议.通过研究对首都经济发展的方向、重点进行重新认识,为北京市城市规划修编提供参考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规划纲要颁布的大背景,通过对伦敦、巴黎和东京三个首都城市的区域发展空间成长规律的总结梳理,发现综合性首都城市的区域发展遵循一般都市圈的“雏形期—成长期—成型期—成熟期”演化规律,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转变,首都核心区辐射力强,多中心功能明确,城际间快速轨道交通先行,区域城市各行其职,构建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区域职能分工网络.分析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可以看出:(1)空间发展正处在成长期向成型期过渡阶段,从单一轴向拓展集聚向星状多轴扩展转变;(2)宏观上北京仍处在集聚阶段,在京津冀区域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占比继续上升,但微观上北京市内部则出现了向新城地区扩散的趋势.未来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三点思考:(1)厘清综合性首都的城市职能与首都职能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2)副中心是承担一定职能的区域发展副中心;(3)先行构建快捷方便的城际轨道交通,并与城市内部轨道交通形成快速接驳系统.  相似文献   
7.
宜居城市与北京城市居住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北京城市性质定位为宜居城市这一背景,提出居住适宜性评价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概要介绍针对北京所作的居住适宜性评价工作路线、方法,重点介绍如何从居民主观认识方面进行相关分析和研究。一是如何建立主观评价指标体系,并设计相关调查问卷;二是评价单元与调查区域划分问题;三是确定抽样调查样本量的问题;四是调查数据取得问题;五是适宜性综合结果评价问题。最后结合实际的适宜性评价结果,从宜居城市建设角度对北京城市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分析的目的一是尝试从理论上划分硬核与核缘,根据实地调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北京中心商务区硬核的范围大体围绕国贸桥,向东至大望桥,向北至朝阳门桥,向西至建国门桥,向南至北京站东街以北及通惠河北岸,呈椭圆形,重心向北、向西偏移,而围绕在其外的部分则为中心商务区的核缘;二是分析内部结构特征,从平面利用看住宅是数量最多的类别,且住宅楼宇和办公楼宇分布不相一致.从垂直利用看与西方城市基本一致,即批发零售占底层,办公住宅占据中高层.通过分析提出针对中心商务区发展的建议,即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创造区位条件、扩展范围增强硬核、强化区内综合商务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