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随着传播媒介的商业化和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传媒对广告的依赖越来越强,广告对传媒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无论是读报刊、听广播,还是看电视,只要我们使用的是由广告赞助的媒介,那么进入的就将是一个由广告商和媒介单位密切合作而构筑的世界。在广告商的利益诉求下,媒介刊播什么,如何刊播,都会程度不同地受到制约。  相似文献   
2.
世界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的历史审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世界传媒发展史来看 ,大众传媒出现后经历了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民主社会的大众传媒又经历了传媒政治化、传媒商业化、传媒垄断化三个时期。在不同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 ,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亦不同。世界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的历史考察对中国传媒界的启示是 ,在媒介体制转型中 ,应该注意强化媒介产品生产的道德考量 ,警惕改革中资本逻辑对传媒业的过度操控 ,确立传媒以人为本的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3.
魏玮华  张殿元 《学术交流》2012,(Z1):140-142
公共广告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正是二战后各种各样的问题让置身其中的企业、媒体和广告公司开始进行社会性的反思,发起成立了日本公共广告机构,并开展了各种公共广告活动。从一开始的不太接受到现今日本社会对公共广告的广泛认同,日本公共广告走过了40年。作为世界上很有影响的公共广告模式之一,日本的公共广告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但就像当年日本借鉴美国的公共广告一样,这种借鉴不是照抄,而是结合本国国情思考如何将他者经验本土化,最终实现在公共广告领域中的某种超越。  相似文献   
4.
经济生活是当今社会最普遍的一种生活形态,广告则是这种生活形态的催化剂,当人们认为广告是经济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时,广告就已经成为一种行为标准,一种价值取向,成了经济生活的必然选择,广告的社会化也便水到渠成,它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广告作为一种文化形态的社会普遍性;一是广告作为一种宣传手段的普遍性。我们应该对广告社会化产生的负面效应保持足够的警惕,这些问题包括:广告的社会化加剧了社会泡沫意识的繁衍;广告的社会化导致了社会焦虑心理的形成;广告的社会化造成"沉默的大多数"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当下中国的文化建设是由国家单轮驱动,文化发展的主体性没有确立起来,文化难以发挥安心定志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以市民社会的形成为轴,将文化发展由国家单轮驱动变为国家和社会双轮驱动,唤起社会的文化自觉,重塑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才能变为现实.具体的战略选择包括,凸显并保障人民的文化权利,改变国家主流文化独尊的局面,形成国家主流文化和社会文化协调互动的格局;顺应和尊 重社会化媒体引发的交往革命,培育人民的文化交往理性,营造富有活力的全新社会文化环境;在多元文化共存基础上,重建国内外的文化结构和文化秩序,塑造中华文化共识.为了让社会和国家之间形成良好的文化互动,最终让文化真正成为国家强盛的战略资源,就需要一个更顶层的调节机制,这个机制就是政党.一个自主性强、执政能力强的政党可以让自身处在超越国家和社会具体利益的位置上,在合理调节国家主流文化和社会文化之间关系的同时、实现自身存在的合法性和政党实践的有效性.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学习型的、不断成长的、拥有道义力量并保持先进性的中国共产党能够担当这样的结构性角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实现革命建国、制度立国后,实现文化强国.  相似文献   
6.
广告以及与此相关的生产活动被一种宏观的政治和经济力量控制着,因此,政治经济学分析是广告传播研究的重要理论取向.这种理论取向遵循的并非是自由主义的政治经济学,而是批判的政治经济学.和前者不同,批判的政治经济学认为是营销建构了需求,社会关系支撑了市场活动,组织结构控制了经济过程.广告传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研究对象是权力关系制约下的广告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与消费,它的研究范畴以权力为核心,包括广告运作的社会机制和社会运作的广告机制两个方面.批判政治经济学为广告传播研究提供了一种坚持以整体社会理论、历史主义观点和社会平等价值观为主线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7.
艺术创作追求某种内在的审美价值 ,始终坚持并努力维护属于自己的创作规范和标准 ,这使得艺术品的审美话语具备了丰富的蕴涵 ,所创造的形象则成了诗意的存在 ,带上了某种朦胧的神性和不可复制的独特韵味 ,体现了艺术创作适度、节制的原则 ,我们把这种形象称之为意象。而广告是消费社会的伴生物 ,其制作以商品的消费和商业利润为出发点 ,商品交换是其内在的逻辑 ,表现在所创造的形象上就是日常的、可复制的、世俗的和暴露的 ,我们称这种形象为仿像。艺术创作有意拉开了审美意象和生活物象之间的距离 ,给欣赏者解读作品时留下了足够的意义空间…  相似文献   
8.
从《申报》等一批商业报纸自身零散的广告自律活动开始 ,到今天广告管理体系的形成 ,百余年来 ,中国的广告管理随着中国广告业的兴衰荣败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 ,有旧中国对广告业的疏于管理 ,放任自流 ;有建国后我们对广告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也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广告管理的快速成熟。本文将以 194 9年和 1978年为界 ,把百年广告传播管理史分成三个阶段。这一百年间 ,中国历经桑沧巨变 ,不同时期 ,广告管理因不同的政治、经济背景而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属性和功能。本文希图在不同时期的纷纭变换中以系统论的视角对广告管理作…  相似文献   
9.
广告以其较高的曝光频度首先抢占了人们的记忆空间,进而向深层的认知领域渗透,消费者在依广告消费产品的同时也接受了它所宣扬的人性观念,广告中的人与物、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的关系反映了商业社会中人性异化的现实.广告以潜意识控制和动机调查(MR)为手段达到操弄人性的目的,但对广告的人性考评要看谁在用、为何用、怎么用.关注广告活动的人性问题并非要制造一种道德恐怖气氛,而是对广告规划、经济安排提供一种有利于人性自我完善的内在参考,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追求的公正、公平和更少人性侵犯的经济模式是相契合的.  相似文献   
10.
张殿元 《社科纵横》2009,24(5):138-140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确立了市场经济体系,并加速融人经济的全球化进程中,大众文化中的广告文化开始蓬勃地发展起来,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难以回避的文化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情趣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人们对广告文化的认识也歧见丛生.这就使广告文化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和迫切。与蓬勃发展的广告文化实践相比,我们的广告文化研究显得相对滞后,并且已有的研究也表现出了较多的问题:翻译有余,“翻译”不足;阐释欲强、阐释力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