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0篇
社会学   1篇
  2016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政府的双重职能、股市所处的成长阶段、时代及体制背景是“政策市”形成的客观原因。但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狭义“政策市”的根本成因则在于干预股市的政府显性收益高于社会收益、显性成本低于社会成本,从而使政府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原则实施干预的结果是社会边际纯收益远小于零。为消除狭义“政策市”,政府必须树立正确的干预观念,准确评估收益与成本。  相似文献   
2.
中国金融创新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在渐进改革过程中采取了强金融控制战略,实行较为严厉的金融管制,国有银行垄断及其产权缺陷降低了金融竞争度.中国近20年来的金融创新就在这一背景下跌宕起伏地推进,总体规模不大,并带有明显的扭曲和投机色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经济市场化程度的逐步提高,金融创新浪潮即将到来.对此,政府应当在确保宏观金融稳定的前提下采取各种鼓励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股市存在着额度控制、计划定价、随机性政策干预等制度缺陷,它造成了市场在资金融通、资源配置、产权约束与重组等方面的宏观效率低下。为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改额度控制为标准审核,改计划定价为市场定价,改发行上市联动为发行上市分离,改行政调控为法制监管,并逐步放开公股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4.
一历史反思为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和宏观管住、微观摘活的要求,我国从1984年开始改变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国家银行体制,着手构建中央银行体制。随着中央银行体制的不断完善,宏观金融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的说来,它比过去有了很大改进,但也存在着一些严重的问题,这突出表现为调控的周期性变化和效果恶化。  相似文献   
5.
我国股市繁荣的宏观经济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股市的正常繁荣将对企业融资、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和扩大内需等发挥一定的积极效应。但必须同时警惕其向超常繁荣衍化 ,防止因投机过度而增大股市泡沫 ,加剧股市震荡和金融风险暴露。为此 ,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股市繁荣 ,减少行政干预和人为刺激 ,利用有利时机 ,化解历史遗留问题 ,促使上市公司业绩改善 ,为股市的长远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将资本因素引入供给函数,并考虑到外汇市场微观结构,可以构建一个弹性汇率制和资本有限流动下的宏观经济模型。模型分析显示:投资性资本管制放松会增大国际收支逆差和国内商品市场超额供给的矫正难度,投机性资本管制放松会增大外部失衡的矫正难度;弹性汇率制下,利率平价机制作用使国际市场利率变化的经济冲击随资本管制度降低而增强,更易发生汇率超调。由此引申的政策建议是,人民币汇率浮动化后,资本项目开放必须更加审慎,要适时进行外汇干预,保持国内外利率的动态一致,以防范资本盲目流动引发汇率超调、金融危机和经济动荡。  相似文献   
7.
依据管制供求理论,我国金融监管当局必须克服自身利益的局限,以追求政治支持最大化为目标,充分调动监管人员的积极性,把握国内监管需求变化和国际监管制度发展的趋势,加快监管制度创新,努力提高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8.
2004-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下文缩写为OFDI)存量年均增长33.43%,比同期全球OFDI及我国外贸的平均增速分别高出23个和17个百分点。2011-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由9.3%持续下滑至7.4%,外贸增速由22.45%下滑至2.32%,全球OFDI流量缩减8%,在此不利背景下,中国OFDI仍然年均24%高速增长。201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进一步下滑至7%,外贸额同比负增长  相似文献   
9.
我国银行结算制度分析与建议张纯威,石巧荣一存在的问题银行结算工作作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间资金流转的“运输线”,对资金周转状况和使用效益、企业及银行的业务经营、以至整个经济运行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随着我国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经...  相似文献   
10.
金融约束下的货币政策传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严格的金融约束造成我国货币政策的汇率、利率、资产价格及市场性信贷等传导渠道不畅,不得不主要依靠行政性信贷传导,从而使现行金融调控模式与市场化的实质经济运行不相匹配.调控中主要运用数量型手段、对预期和时滞重视不够、对政策变量的属性把握和功能定位不准更进一步弱化了政策效果.因此,必须放松金融约束,加快金融的市场化改革,更多地采用金融价格手段,充分发挥市场自发调节机制的作用,以减少调控导致的经济震荡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