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4篇
综合类   18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5 毫秒
1.
道家哲学挺立于号称"轴心时代"的春秋战国,《老子》的"道",以对"天"的理性认知,率先宣告了上帝世界的倒塌。"道",作为照亮中国哲学王国的第一抹阳光,以其生成的、联系的、复杂的宇宙观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法,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以及人在自然中的生存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循。从"道"这一宇宙自然的总规律出发,《老子》为人类提出了"无为而为"、"知常曰明"、"知止不殆"和"知不知上"的思维和行为警示:人类必须遵循自然法则才能有所作为,而自然的循环性、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类在复杂、联系的宇宙自然面前的无知性,则全部都是自然法则的具体展现。人类对自然的索取和改造都必须建立在对这些法则认知和遵循的基础之上,才有可能是成功的和可持续的。《老子》"无为"、"知常"、"知止"与"无知"论,作为古老的东方智慧,尤其对于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发展以来在自然面前膨胀起了征服欲的人类而言,是一种回归理性和科学的哲学矫正。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东汉末年特定历史背景下《太平经》的安民策略 ,认为《太平经》的“安民”,只不过是谋求东汉封建政权稳定的策略理路 ,即以民安而达政安。文章指出 :在社会矛盾已极端尖锐的王朝统治末期 ,政权的自觉调整已难以奏效 ,因而这一策略理路难成现实  相似文献   
3.
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儒家博大而精深的思想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精华。在20世纪未,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时候,返观历史,深入挖掘和梳理阐释先秦儒家生态伦理思想,对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环境道德自觉意识,拯救人类所面临的已...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是胜利的,因为它推翻了二千年的封建帝制;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因为它的果实被封建军阀窃取。失败的原因自然很多,但其中自身理论的混乱及其深层根源———中国传统思维的局限,应该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维的智慧与困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松美 《东岳论丛》2005,26(1):131-135
在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加速化、全面化的环境灾难,在环境危机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一危机以后。返观历史,人们几乎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是西方主客二元、天人二分哲学思维框架的产物;与此相反,东方“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则可以弥补它的不足,拯救因它而来的环境灾难。然而,事情远没有如此简单,植根于中国小农经济和家族宗法政治之上的“天人合一”哲学思维,必须冲出神秘主义的纠缠和迷信盲从的羁绊,实现与理性、科学的结合,才有望成为医治现代社会疾病的有效因子,这是我们必须冷静看到的。  相似文献   
6.
"身为物累"是人的异化的表现形式。它在春秋战国特定时期的凸显引起诸子百家,特别是道家的关注、焦灼与困惑。今天,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与辩证法及其对历史发展规律的客观总结,为我们有效探索和科学解答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它的本质是人的异化;私有制是它产生的历史根源,它与私有制相始终,但在整个历程中并非维持始终衡定状态,在社会转型的特定时期往往会特别突出地表现出来;它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是双重的,即既可促使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也可使个体幸福和社会发展误入歧途。以历史主义与道德主义辩证统一观,既看到它存在的历史客观性,又以法制与道德相结合的手段防止它的肆意泛滥,达至终极个体幸福与社会至善,是对待这一现象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戴震诠释《孟子》而成的《孟子字义疏证》 ,以“志存闻道”为治学宗旨 ,以程朱理学为理论基源 ,以社会变迁为时代起因 ,属意于理气心性的本体论创新和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创新。在中国诠释史和哲学发展史中 ,具有终结封建 ,启蒙近代的特殊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8.
焦循《孟子正义》的诠释风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焦循作为综合吴、皖而起的扬州学派的代表,其《孟子正义》把朱熹、戴震“经世致用”的诠释理念提升到“自觉”的理论高度,在理论与实践层面上一并实现了实证与创新并重、理论与经世并重的学术路线,使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的穷经、明道、救世观,在诠释理论和诠释实践中得到双重落实,也由此而使之以既不乏创新与发挥,更注重实证与贯通的兼容并蓄、博大会通的学术特色,成为超越一般补苴拾掇的纯粹考据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9.
儒学自孔子创立以来,其家庭伦理思想历经各代后儒的歪曲与推衍,偏离了孔子思想的本真,从“夫妇有别”到“夫为妻纲”;从“父慈子孝”到“父为子纲”;从“兄友弟悌”到“君为臣纲”,最终成为纳入封建网络中的残酷的僵死的封建教条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近代文化转换中的思维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转换中异常艰难的原因即在于思维方式的转换。因此,在文化的传承与转换中,作为文化最高凝聚的思维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