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影响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因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现代化是一个国家从专制走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治的过程.政治现代化既是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又是实现社会全面现代化的保证.回顾从洋务运动开始近150年中国现代化的历史,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中国政治改革的失败与迟缓对中国现代化的不良影响,它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难题.而这一难题又是和传统政治文化的阻力、最优模式的误会、方法的错用、社会稳定的不足、市场经济发育不够、公民文化知识程度的低下等因素紧密相连的.  相似文献   
2.
秋瑾自称"鉴湖女侠",是晚清著名的女革命家.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女性,2011年4月,欧阳云梓女士出版了她数年精思傅会的力作<秋瑾评传).该书重现了秋瑾这位近代中国的奇女子侠骨与柔情交织、理性与情感并存的一生.全书资料详实,叙事流畅,分析、考辨精要.该书还巧妙地运用秋瑾的相关诗词作为章、节的标题,让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虽然短暂,却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一大贡献就是对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大讨论。当时各种主义、思想非常活跃,学者们先后围绕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统制经济与自由经济、民主与独裁、全盘西化与本位文化、工业化与农业化等十多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这些讨论有助于拓展思路、达成共识,发现中国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规律。民国时期关于中国现代化问题的讨论是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值得我们今天以辩证的理性态度加以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杨宏雨  王术静 《学术界》2007,2(3):241-246
20世纪40年代是中国自由主义学人相当活跃的一个时期,他们发表言论的重要方式就是创办刊物。像《时与文》、《观察》、《新路》等,都是当时宣传自由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在当时众多的宣扬自由主义的刊物中,《新路》是中国自由主义的最后一面旗帜。但长期以来,《新路》很少被人关注,国内学术界只有个别研究者在探讨20世纪40年代末的经济制度和自由观时才涉及到《新路》。本文试图揭开《新路》的面纱,论述它从创刊到停刊不到一年时间所经历的风风雨雨,拂去历史的尘埃,让它真实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5.
结合位移位置估计提出位移场修正方法来抑制弹性成像幅度调制噪声。先用位移位置估计算法估计出位移位置,然后利用位置值使用线性插值法将位移修正到估计窗中心点,再使用梯度操作进行应变估计产生最终的弹性图像。基于位置估计的位移场修正法产生的弹性图像信噪比有显著的提高,在不同窗长和应变成像情况下,均优于幅度log压缩算法和幅度调制修正AMC算法。该方法更能有效地抑制弹性成像幅度调制噪声。  相似文献   
6.
由邓小平首先提出并在实践中日渐丰富、成熟的小康社会理论是一条比较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小康社会理论是对近代中国盛行的大同理想,特别是毛泽东时代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中革命浪漫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的合理扬弃。小康社会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定位不注重宏大、辉煌、光彩夺目,而注重切实可行。从选择的角度看,可以说是一种理性的次优选择。小康理论重视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也重视搞活国有经济,但其目的是要建立真正公正的经济体制,所以它更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多种经济成分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意义。小康理论主张在中国的城市化过程中摒弃过去那种城乡分隔的二元结构,走城乡互动,共同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主张重视城市发展规律,建设有活力、有个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人文城市。  相似文献   
7.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民主和社会主义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根本要求,是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的前提,是实现科学决策的保障,是防止无产阶级专政畸变为少数人独裁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与西化关系辩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与西化之间存在着一个亦是亦非的辩证关系。从肯定的角度看,现代化的源头在欧洲;现代化的核心是西方文明;欧美国家首先完成了现代化;世界现代化的过程就是欧美现代文明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从否定的角度看,现代化是一个价值中立的概念,而西化或欧化则是一个价值取向很强的概念;现代化中的许多内容都是中性的东西,不涉及价值取向;现代化虽然源头在欧洲,但西方文化并不是西方人独自创造的,而是人类文化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西方现代化模式还不完满,还需要探索和改进;现代化的过程虽然从整体上看是欧美现代文明在全球扩张的过程,但现代化的范围越大,卷入的国家越多,现代化的特色就越多,现代化离西化或欧化就越远;非欧美国家的现代化,不仅是一个新文化取代旧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旧文化接纳新文化和新文化改造、融合旧文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现代化从19世纪60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迄今已有约150年的历史。作为后发外源型现代化国家,它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发展资本主义,到仿效苏联、建立以中央集权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再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难曲折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现代化道路几经转换。每一次转换,都有其必然性,都有可圈可点之处,也都有值得汲取的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0.
中共十一大是在粉碎"四人帮"、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召开的。大会充分肯定毛泽东的伟大功绩,强调要高举和捍卫毛泽东的旗帜,有力地回击了国内外非毛化的各种议论。大会宣布结束"文革",淡化阶级斗争,把党的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为恢复与发扬毛泽东思想提供了前提;提出"完整地、准确地领会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体系"和"全面地正确地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为正确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指明了方向。大会还强调恢复和发扬毛泽东倡导的群众路线、实事求是等优良传统和作风;强调发扬民主,加强民主集中制,实行集体领导等等。这一切都有助于中国尽快摆脱毛泽东晚年"左"的理论和实践。从历史发展的连续性看,十一大是恢复和发扬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过程中一次不容忽视的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