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早期的小说观念下,小说多依附于子、史,几乎都是“为证”式的,非为小说而小说,故虽名为小说,实以证理为主要,兼有证教、证才、证诗、证地等,小说被视为“证据”或论证的手段.大体而言,唐前重小说“所证”,唐及后世重为证的小说文本本身.过分突出“所证”,小说本身的故事处于依附地位,妨碍了小说文体的独立;反之,作为“证据”本身及“论证”过程超越于所证,小说文体之独立性也就慢慢得以呈现.  相似文献   
2.
话本小说中涉及前世与转世的篇目甚多,尤其是《石点头》与《西湖二集》中有关韦皋、韩滉的两篇。"前世""转世"增加了小说的叙事长度和人物身世的奇异性,为其思想及命运的转变提供了潜在支撑,为"儿女情"中的"英雄气"书写作好了铺垫。更有价值的是,小说借转世的框架,表达了人们对类似人才的呼唤以及作者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的创作心理。  相似文献   
3.
受宋明理学的影响,明清拟话本小说中有很多命相故事具有丰富的理学意蕴.这些命相故事肯定命定论,但更肯定并高扬人的主体精神,命相叙事并不是简单的事实陈述,而是揭示命相与心相的关系,肯定心相的作用,艺术地表现了小说家对于“天命之性”、“气质之性”的思考以及对“致良知”的探究,是对理学的形象诠释.  相似文献   
4.
明末清初的商业背景,导致世俗社会对物欲的极大追求,物欲成为话本小说的重要题材。在这些物欲叙事中,作者展示了普通民众的生命焦虑与终极思考。为了自身的价值实现,为了后代子孙,为了生命的不朽,人们的物欲追求形式及对待物欲的态度各有不同。话本小说展示了世俗社会中物欲追求过程与“心安”,物欲态度与子嗣、成仙、成神之间的关系,揭示了普通民众的生命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5.
论容美田氏土司诗人群对唐诗的接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容美土家田氏土司诗人相当尊崇唐诗。他们或尊诗仙、学诗鬼、模义山;或模范边塞诗、拟作闺情体、寄情山水田园。这些土司诗人群对于唐诗的接受,与汉文化中心论、晚明时代文学思潮影响、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共同性、土司诗人自身个性与遭遇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野鸟入室,主人将去"是古代较为广泛的一种禁忌。这种禁忌的产生,与古人的灵魂信仰和原始灾异观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8.
清末四川地区,由“破迷子”“务本子”编辑或校正的川刻宣讲小说多达八部。其中,务本子编辑的宣讲小说有《照胆台》《惊人炮》《自新路》,破迷子编辑的宣讲小说有《大愿船》《孝逆报》《脱苦海》《上天梯》《保命金丹》。二人编辑的小说,讲唱结合,多取近时、近地之事,亦有不少改编之作,劝善主旨明确,故事性强。这些宣讲小说,昭示了晚清川刻白话宣讲小说的兴盛,丰富了晚清白话小说的遗存。  相似文献   
9.
10.
冯梦龙四书学活泼灵动,对程朱理学与阳明心学,都不盲从,总体而言,受王学影响明显。在《四书指月》中,冯梦龙对理学的心性气情、理与欲、本体与工夫、经与权等问题作了较为详细的探究。其治四书与治春秋学一样,都是为经世致用之目的,这与晚明实学思想有一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