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当前,我国民族地区农民参与法制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影响了法制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只有改善民族地区农村的法制环境,解决民族地区农村诉讼难问题,增强法制教育内容上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优化法制教育的方式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民族地区农民参与法制教育的积极性,增强民族地区农村法制教育的实效,从而最终使国家"五五"普法精神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村地区乡镇企业的不断增多,农村中的劳动纠纷也不断增加.然而,目前许多劳动纠纷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只有加强法律与道德教育,完善劳动立法、执法,构建一个完善的劳动纠纷解决机制,才能更好地预防和解决农村劳动纠纷,才能建立和谐的农村劳动关系,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当前,一些民族村寨仍然盛行运用习惯法来解决纠纷,诉讼在这些地方并没有成为人们最主要的纠纷解决途径。传统诉讼文化的影响,诉讼的不经济不方便,维持熟人社会长期关系的需要,习惯法的简练性和处理纠纷的快捷性等等,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只有了解这些原因,才能理解民族村寨纠纷解决的特点和现实困境,从而制定出符合民族村寨实际情况的纠纷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黔东南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地区。民国时期,黔东南地区审判主体比较多。除了法律规定的县长、审判官、检察官等人可以审判民刑案件外,县乡军政官员、保长、甲长、理老、寨老等人也可以审判民刑纠纷。民国时期黔东南审判主体较多的原因主要包括政局动荡、吏治腐败、交通不便及历史传统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探讨民国时期黔东南民族地区审判主体的多样性及其原因对当前的法制建设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社会中,苗族民众的诉讼心态是以"厌讼"为主要内容的。苗族民众的"厌讼"心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这种"厌讼"心态具有巨大的心理惯性,这就决定了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法制建设必须要适度考虑传统"厌讼"心态的历史影响以及当下民众的诉讼心态的现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