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结合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信访工作的现状,梳理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应的信访工作策略。  相似文献   
2.
如何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近来, 社会各界都想了很多办法,在启动消费需求方面,人们都把很大希望集中在住房和汽车上,但对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满足教育消费需求,拉动经济持久增长重视不够。对此,我们要有新观念、新视角、新举措来认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回顾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曲折走向,分析了原苏联解体的深层原因,阐述了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思想基础及其科学体系,论证了邓小平理论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集中全党智慧和经验的创造,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为中国社会主义命运开创了光辉的前途。  相似文献   
4.
粮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粮食价格的波动将会触及国家经济安全神经,粮食价格问题也是人民群众十分关心的问题,关系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粮价的波动必定会引起群众的不安.因此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不放松是一种稳定粮食价格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反腐败要从源头上管好人、管好权、管好钱.为此,要狠抓教育,使人对腐败不愿为;制度创新,使欲腐者不能为;依法严惩,加大"腐败成本",使欲腐者不敢为.  相似文献   
6.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与此相适应,在收益分配方式上,必然要求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基础和前提;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现阶段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支柱.搞好收益分配,必须走出若干认识误区,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中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特征、成因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迭创新高,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中国外汇储备高增长的成因主要是由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稳定汇率的主动性需求推动的,同时由于内需不足、资本流量不平衡、国际投机资本过度流入也助长了外汇储备的增加。由于外汇储备的持有成本是规模递增的,因而在对外汇储备最优规模难以准确度量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加强对现有外汇储备的管理。从长期看,中国经济要保持稳定的增长,必须逐步打破目前外汇储备高增长赖以存在的“双顺差”状况。  相似文献   
8.
自1999年11月恢复开征利息所得税后的近八年间,人们一直在观察和感受利息税所引起的各种变化.时至今日,宏观经济环境与八年前相比发生了很大转变,利息税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近年来,一些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专家学者对开征利息税的得失引起了激烈争论.通过分析利息税的正负效应,深刻揭示了我国利息税产生负效应的因素,特别强调了利息税正在放大马太效应,慎重提出了取消利息税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电磁学实验室近年来在计算电磁学领域取得的一些进展和成果。在数值计算方法方面,针对传输、辐射和散射问题,提出了一些新的和改进的时域数值方法和频域数值方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提高了仿真的计算效率。在电磁建模方面,提出了知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和新型传输线方法,作为高效的CAD工具,其能实现准确和快速的电磁建模。在电磁优化方面,采用跳跃基因遗传算法和空间映射方法对天线和微波无源器件进行了高效率的优化。  相似文献   
10.
党的第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事业,高等教育是文化大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积极向上、赋予特点的高校文化,对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我国高校文化建设的特点,浅论建设高校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