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48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0篇
社会学   10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王铭铭 《社会》2019,39(3):1-56
本文以康有为完成于1904年底的《意大利游记》为说明性个案,试图呈现其欧亚文明论的基本面貌。文章将文本与这位“先时之人物”所处的时代相联系,勾勒出康氏的旅欧行程、意大利考察和文明叙述的轮廓,梳理了康氏在其“异域志”中表达的有关升平一统(帝国)、中西文明之异、文明关联互动等看法。文章指出,《意大利游记》是古代华文异域志的近代遗响,而康有为借之表达的看法,实构成一种“文明-现代性”主张。本文为作者所写有关法国社会学年鉴派文明与文明研究构想之论文的续篇。文章指出,康有为对文明的界定与其同龄人涂尔干的看法有诸多相通之处,但也有不同点:康氏与涂氏都将现实发生的文明界定为“超社会现象”,视其为国族与世界之间的中间范畴,但相比于从结构观点看文明的涂尔干,康氏在考察文明的存在方式时更关注其历史的治乱轮替动态,也更为重视其政体实现形式。文章最后,作者思考了20世纪康氏欧亚文明论的遭际,指出相比“国族营造”之社会科学,康有为融通“我他”文明的叙述依旧有其启迪。  相似文献   
2.
王铭铭 《社会学研究》2016,(4):98-120,244
20世纪30年代中期,吴文藻结合人文区位学与民族志的相关论述,提出了有广泛影响的社区研究方法论。在本文中,作者借个人的一个既有研究案例说明这一方法论的内涵,并提出,要同时关照吴文藻所述的社区整体性与局部性,便应将研究视野拓展到人的社会关系领域之外。延伸有关文化的物质性、社会性与精神性的论述,作者指出,作为一个"更大世界"的社区,除了是社会共同体之外,还包含超出社区边界并与之形成不同形式的关联性的半自然和自然世界、"精神世界",及通过研究宇宙观与现实社会之间关系可以认识到的"抽象世界"。此外,作者还质疑了大小传统理论。  相似文献   
3.
仪式研究 谈人类学中的仪式研究,不能不先谈人类学本身. 人们通常依据美国定义,把人类学分为体质和文化两大类(美国高等院校人类学专业长期存在—个争论,就是二者到底哪个更重要).我对广义人类学无反感,但又认为,人类学是社会和文化意义上的.我认为,学习人类学的人,要在有一点体质人类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和文化的研究的办法有所领悟.另外,关于社会与文化,我的看法有些变化.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的仪式与社会生活”专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仪式是西方人类学经典的研究对象,并由此形成了重要的理论范式和论述。大致说来,在英法"社会论"与德美"文化论"两个不同的国别传统下,仪式研究也呈现出鲜明的特色。前者着重论述仪式对于"社会整合"之作用,倾向于讨论仪式与社会结构之关系;而后者对仪式的讨论带有浓厚的诠释学色彩,对仪式与社会之关系的看法也不同于前者,认为仪式作为社会的"浓缩形态",其本身就是社会的展演,对仪式的诠释是在不同解释体系之间的对话。两派的代表人物是被誉为"仪式研究三大家"的维克多·特纳(Victor Turner)、玛丽·道格拉斯(Mary Douglas)和克利福德·格尔兹(Clifford Geertz)。当然,从结构-功能论向解释学转变的过程中,英国人类学家埃文斯-普理查德(E. E. Evans-Pritchard)起到关键作用,对格尔兹的解释学产生重要启发。仪式,不仅是西方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也在很大程度上成就了西方人类学理论。  相似文献   
5.
<正>"三圈说"既是批判性的概念,又是建设性的概念。(一)作为批判性的概念,"三圈说"指向社会科学的西方中心论。西方中心论在西方社会科学中持续起着作用,即使是在非西方社会科学中亦是如此。它的具体表现方式是,将世界划分为三个圈:以希腊—罗马—近代西方为"核心圈",以两河流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通过考察台湾、福建三个村落现代教育空间确立的历史,论证现代性建构过程中民间社会力量及文化与超地方的政权构成的互动关系。作为现代初等教育空间的学校,是近现代以来中国文化变迁的组成部分。在不同类型的现代性方案(如殖民化和民族—国家设计) 中,乡村的现代小学扮演着促使社会化中的主体分离于传统社会的“地方性知识”体系之外,与现代社会的“抽象体系”实行整体结合的角色。在乡土社会中确立的现代学校,已经以一种新式的文化品格的面貌为地方民间社会所接受,成为渗透至深的象征力量。而这一事实又说明,村落社区公共事业观念对于现代初等教育制度的吸纳,是原有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对于现代知识传播体系的反向改造(subversion) 。这样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双重进程,正是社学到新学转化过程的基本线路,它也特别能够反映19 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性之进程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7.
我推崇"人生史一这个概念."人生史"研究不怎么像社会科学,它肯定不同于量化研究,虽则相比更接近质性研究,却与之差异也大."  相似文献   
8.
我们都知道,“藏彝走廊”这一概念是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的,但考察费老提出这一概念的时间,是在他1978年刚刚恢复身份、获得第二次学术生命之时,而且当时在他背后还有相当一群学者支持,可见这与他当时对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调查研究的反思以及如何进行中国民族学未来的学科建设分不开。有一个问题我一直在思考,目前国内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文献、培养了一大批专业研究人员,那么如何能够在当代人类学之间建立一个联系和交往的平台呢?我在自己的田野考察和文献研究中发现,藏彝走廊地区是一块独具价值的历史民族区域,它非常有利于不同…  相似文献   
9.
说口述史     
口述史是一个有争议的领域.有的学者断定,凡是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都属于子虚乌有;有的学者认为,那些经过文化精英加工的"文字史"才是最不可信的,相比与我们亲耳听见的"故事",文字书写的历史矫揉造作,在丧失朴实性中,沦为"待解读的文本".  相似文献   
10.
从汉学人类学疏离于一般人类学的过程,中印社会科学研究的水平与影响力比较,人类学大师的有关经历与论著,侧面反映了人类学中国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留下的余地.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要成为一个有世界意义的"地区类型",就要在学科内部探索人类学知识与"当地思想"的"现实表达"之间的关系.可能是出于对这一关系研究的必要性的深刻意识,人类学大师对中国人类学才产生一个共同期待:文明社会的人类学.但是,海内外中国人类学在此方面的研究,并未达到本应达到的水平.致力于中国研究的人类学若要对世界人类学有所贡献,那就需要"反思地继承"前人成就,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对中国历史上的文明、政治文化的历史动态过程、帝国宇宙观展开深入研究. 在中国研究中进行有历史基础和关怀的人类学研究,将对世界人类学的理论探讨和当代世界文化关系的处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