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6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的哲学思考,是从"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开始的,这就既有自然性,又有人类性,从而为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态度奠定了基础。马克思强调要从"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把握世界,由此形成了马克思的人类学生态学的双重一体的哲学立场。马克思强调人类学的自然界和自然界的人类学,并由此把人与自然界视为同一个生态整体,这就形成了马克思的人与自然界的辩证生态整体论世界观,从而既超越了导致生态危机的机械论二元论世界观,又为今天解决生态问题奠定了世界观基础。这三个方面为解救当代世界的生态危机奠定了哲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据点式发展跃向整体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物质、辩证法、实践、历史等范畴为理解据点,构成了解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同的理论体系,今日看来,这些都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的据点式的理解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思想远不是这些范畴能够包涵的.它的丰富内容,都是站在人类学价值高度对于人类世界的分析.因此,今日应当上升到广义的人类学价值高度,来概括马克思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构建,这样才能从据点式发展跃向整体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关于思维方式,学界存在着多种认识.从本质上说,思维方式就是思维在一定逻辑基础上和思维意念的主导下通过一定逻辑手段而以自身各因素的不同组合特点思考把屋对象活动样式和进行方式.思维方式追求的目标是现代化、科学化、合理化.  相似文献   
4.
本文是系列文章(见注释)中的一篇,它从决定思维方式的三大要素出发,引申出三大思维方式,并重点讨论了主体本位思维方式它的自我、群我、超我三种形式的持征和陷井,指出其改进方向在于科学化、现代化、合理化.这对于当代思维方式的改进有实际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作为一种改革理论,是历史上最伟大、最完整的改革理论,而田这一理论指导的中国社会主义20年的改革实践,也是历史上最成功的改革实践。一般讲来,一种深刻变革的成功,有赖于全新的历史条件;一种伟大的理论与社会实践,必有坚实的哲学精神。那么,邓小平领导的中国这场改革,其赖以成功的哲学精神是什么?这就必须到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中去找。在人们的思想观念这一领域中,哲学观念。哲学精神乃是最根本的,它是一切其M观念、思想、主张、理论、实践活动的根据。没有深刻的哲学思想观念,也就不可能有其他深刻的思想和理论…  相似文献   
6.
“优化”对于我们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本世纪以来,在经济学中,在管理科学、系统工程、决策科学、领导科学、科学学、教育学等等之中,优化成为一个带有终极目的的问题。其实,优化不仅仅是科学的问题,它还应该是哲学的问题。从哲学上看,优化是人类社会不同于自然界的特有的发展方式。我们认为,宇宙中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特定的方式。对于无机自然界,对于宇宙天体来说,  相似文献   
7.
一、考虑这一“建设” 的五个客观前提 要考虑云南多民族文化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必须注意如下五大客观前提,它们是我们考虑这一问题的出发点,但它们的根据又是不能在这里加以讨论的。这五大前提是: 1.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的总体性矛盾是社会现代化与社会不发达的矛盾,解决的方向是社会现代化克服社会不发达。这一矛盾及其解决方向以更突出的形态存在于云南各兄弟民族之中,因而,它也  相似文献   
8.
论文明理论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关于文明理论与中国的文明发展问题,历经两个文明、三个文明、四个文明等发展到今日的生态文明并成为共识。文明的本质不能简单理解为改造自然的成果和进步状态,而应看做是对人的生存价值世界在生产和分配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的衡量。这种合理性与合法性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与平衡。传统文明作为人从自然界分离的产物,本身就具有非自然、反生态性,其极端发展导致了今日的生态危机。今日人类精神只有从类群伦理、国家伦理上升到世界伦理、生态伦理的高度上来,才能实施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明的发展上来。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形成的三大崛起及其相应的广泛性道德规范体系苗启明,刘琼豪一、三大历史性崛起:市场经济建设中所形成的社会经济现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如何进行“广泛性”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就不能不到现实历史...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运用西方近代历史发展所形成的科学精神,在哲学的根基上批判和搁置了他那个时代的抽象的宇宙精神和形而上学的物质观,创建了一种全新的哲学:唯物主义人类世界的哲学。这一哲学的内在层次,是从存在物“互为对象”上升到人类世界的关系规定性,进而到实践关系、生产实践活动和以此为基础的、经过唯物史观上升到唯物主义人类世界的哲学。它主要指以唯物主义态度对人类世界的哲学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