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记》之学生观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学记》之学生观初探邬智《学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全文虽只有1229个字,但却对教育的作用、目的、制度、教学原则、方法,学校管理,师生关系等作出了言简意赅的理论概括。研究中国的教育,不可能不研究《学记》。近年来,不少学者虽从不同角...  相似文献   
2.
主要采取抗争政治理论分析影响我国网络反腐中公共舆论生成的相关因素。网络反腐在本质上是一种制度外的集体行动。它的结果取决于其所引起的社会关注和公共舆论,然而网络反腐行动的发生并不必然能产生公共舆论。网络反腐是否能够产生公共舆论取决于行动主体所采取的策略、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以及外部的社会—政治环境。抗争政治理论可以为研究这一制度外集体行动提供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3.
生源减少是高等教育"量变"的重要内容,必然会引发高等教育的"质变"。美、德、日三国为应对适龄青年减少,采取了提高适龄青年入学率,拓展非传统生源,引发了高等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结构等一系列的"质变"。我国为成功应对适龄青年迅速减少对高等教育的冲击,需破除对高职教育生源的政策制约,同时着力调整成人高等教育服务面向,努力推动高等教育朝终身教育方向发展,并促进高校分类发展、办出特色,形成更为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  相似文献   
4.
当前社会科学研究团队的建设面临着缺少人才、经费不足、缺乏制度与文化的支持等难题。从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看,打造科研团队就是构建学习型组织,学校或学院应依据系统思考的原则,整合力量,搭建最初的平台;团队领导者应负责铸造团队的共同愿景,组织团队的共同研究与学习;团队成员应努力实现自我超越,积极投入团队的研究工作之中,还要不断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与团队工作不相适应的思考方式,努力学会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我校学科建设的实践,阐述了学科建设的内容和学科建设之中应处理好的五大关系,它对高校的学科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孟子和荀子都尊崇孔子,二者都从孔子那里寻找知识和道德资源,并根据不同的理解形成各自的教学思想和观点.二者的分歧源自前者尊"德"而后者主"知",首先表现为人性论的不同解释,然后由人性论的不同解释演绎出二者不同的教学主张.孟子假设人性"善",主张"明心论",较注重德性修养,重视"思"、"行"和"自然之教";荀子假设人性"恶",主张"博学论",较注重知识学习·重视"学"、"知"和"人为之教".  相似文献   
7.
解析中外杰出科学家们的科学人才教育观,对我国高层次教育具有极大现实意义。鉴于目前该领域的研究较薄弱,笔者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供教育界同仁们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加强质量文化建设 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机制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根本途径,质量文化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与灵魂。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但其中的质量文化建设较为薄弱,因此,应以质量文化建设为重点,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质量观,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政策法规体系,强化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推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深人开展。  相似文献   
9.
MIT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经验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型大学作为我国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主力军,近年来纷纷制订向世界一流大学看齐的研究生教育长远发展战略,从而使得借鉴国外研究生教育的成功经验显得非常重要。MIT(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从其三个发展阶段中总结出的研究生教育的3条重要成功经验,对当今我国研究型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有启迪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古今中外教育家和谐教育理念,结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和内在逻辑,对《学记》中蕴含的和谐教育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教育目标的和谐是指引,教与学的和谐是根本,教学内容的和谐是载体,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媒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