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向秀、郭象两家《庄子注》的关系问题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焦点。向注别本的存在与否可以成为解决此问题的一个关键。从史料比较和逻辑分析的结果看,向注别本是极有可能存在的。在向、郭两家《庄子注》的关系上,所谓“述广”说和“盗窃”说是能够并存的,我们应把今本《庄子注》视为向、郭两人共同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杨雪  黄圣平 《社科纵横》2009,24(6):105-106
庄子以道为基础,提出了人与自然平等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理性反思,既批判了人类对待自然的功利主义价值观,又探索了人类实现与自然平等的终极归宿。庄子的生态伦理平等思想有着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德"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范畴。"道"之下落为"德"包括三个方面:"道"下落于自然领域,为万物本性之"德";下落于内心领域,为圣人心性之"德";下落于社会政治领域,为王者无为治道之"德"。对"德"之内涵的分类以及彼此之间关系的探讨将有助于我们理解《老子》思想的整体运思理路,以及它所反映的传统中国人根本的信仰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仁义问题上,《庄子》或肯认,或批判,或整合,具有多重维度。以仁义为精神之末、应世之迹、治世之具和臣下之节等为依据,《庄子》对仁义持以肯认的态度。以仁义为道德之失、撄心乱性、禽贪者器、殉名害身等为依据,《庄子》对仁义持以批判的态度。以道德与仁义之间的本末、体用关系等为依据,通过建构一个本末式和回环式的理论结构,《庄子》做到了在自身理论基础上对儒家仁义思想的超越和含摄,从而将其或批判、或肯认的态度予以统一和整合。分析《庄子》的仁义观,有助于理解《庄子》和道家在仁义问题上的复杂性和统贯性,进而深化我们对儒、道之间互补性复杂关系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5.
<正>郭象(252-312),字子玄,河南洛阳人,魏晋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主要著作《庄子注》中,他把道家的无为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政治学意义上,无为是一种管理谋略,其基本内涵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一种特殊的、不违反自然原则的有为,其目的还是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天下大治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黄圣平 《领导科学》2012,(34):54-56
《老子》一书[本文引文参考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修订增补版),中华书局2009年2月第2版]关于柔弱、守雌、居下、不争的观念很多。这些观念,用《老子》之言,可以概称为"不争之德"。因为"不争之德"的影响,《老子》历来被视为阴柔之学,从而与偏重阳刚的《周易》相区别,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但若深入研究之,则其真正的意涵和性质却值得我们做出新的理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郭象所谓“神器”之含义主要不是(但可以包含)学界所通常认为的“名教”或“国家政治”,而是天下万物之各别的作为本性物的存在。对“神器”观的考辩有助于我们从一个侧面去深入分析郭象的玄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逍遥是传统道家人生思想的重要精华,但它能否实现在政治领域之中呢?以玄学圣人无待逍遥观的理论为据,谢安将逍遥精神注入到了他的为政实践之中,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也暴露出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本文以对谢安玄学人格的探讨为主旨,对逍遥与政治的关系作了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郭象是魏晋时期的重要思想家,圣人无为观是其玄学思想的重要内容。圣性以境界为其基本内涵。圣人之无为表现为常态下的因顺万物,和变态下的无为而无所不为。无为是一种管理谋略,郭象的圣人无为思想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些重要的管理学启示。  相似文献   
10.
《庄子》论“孝”的内容不多,但颇为惊艳,是传统道家“孝”文化思想的突出体现。《庄子》论“孝”,反对虚饰和强制,注重“孝”之情感的本然真实和自然实现,追求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一种“忘亲”之“孝”的理想境界,并要求将这种理想境界落实到“孝亲”生活中的每一个方面。“忘”之为“忘”,在《庄子》中,存在着“因困而忘”和“因适而忘”的不同运思理路;“忘亲”之“孝”,由此展开为一个由易而难、不断提升的多层次之“孝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过程。在传统的“以敬孝”和“以爱孝”的实现方式之上,《庄子》开出了一个更为超越的“忘亲”之“孝”的浑化境界,具有在理论内容和实践操作上的独特性,对我们今天的“孝”之实践也能够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